近日,支付宝蚂蚁金服上市失败的新闻,轰动了中国金融圈。
人们越来越了解到,像支付宝中的花呗、京东中的白条、信用卡等业务,确实让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提前。
疯狂消费的背后,是没有思考的合理的自我理财管理,最终导致贷款逾期,消费者本身也会变成失信人员。
更有甚者,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消费观,开始走上了以贷养贷的道路,网络上的那种黑网贷也有了可乘之机。
这样无限制的超前消费,正在一步步吞噬着消费者的钱包,甚至是生命。
被贷款磨灭了希望2019年,一位27岁的年轻少女在家烧炭自尽,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她竟然在临死之前申请到14张信用卡。
而她只是一位月薪只有三千元的律师助理,却有着高达87万元的信用额度。
那她是如何做到的?银行在这件涉及生命的问题上是否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否有扭曲的风险?
这件事都会给出我们答案。
珠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一直都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在母亲的建议下,只有中专毕业的陈女士,来到珠海投奔自己的亲戚。
陈女士初入社会没有文凭,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在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大都市里生存。
幸好,在亲属的帮助下,她来到一家法律顾问公司工作。
可由于学历低,也没有法律资格证,她只能从最简单的律师助理做起。
这份三千元的律师助理工作,和帮公司“打杂”差不多,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接送文件和打印的工作。
刚刚毕业的陈女士,在面对这些繁杂的工作时,有些无法适应。
让她更加难以适应的是,月薪三千元的工资,在这个消费水平高、准一线城市里,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
幸好,她的母亲是一名国企退休工人。
从小她的母亲就和父亲离婚,而母亲为了弥补这份缺失的爱,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在珠海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一套房子。
因为有这套房产,陈女士在珠海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其实,像陈女士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多,起点工资很低。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和住房条件都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连解决温饱都是问题的大学生,你和她去谈理想、谈信念真的会有用吗?
而正因如此,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时,年轻人之间的互相攀比之风才愈发严重。
想法决定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年轻人做出的决定不尽相同,最后收获到的结果也不同。
一些人选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锻炼自己,让自己很快能够在这样的大都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有一些人,在互相攀比、物欲横流的大都市里,最终沉沦在自己的欲望中,无法自拔。
很不幸,陈女士就是那个“迷失的羔羊”。
从小,母亲就对她爱护有加,这让陈女士也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来到公司后,看到很多人比自己穿得好、挣得多,难免不让她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
可是三千元的工资又是她的软肋。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她开始走上了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不归路”。
“以贷养贷”,成为她解决手头资金最大的依仗。
幸好,她不是那种特别爱炫耀的人,公司的人也没有发现她的攀比心理。
直到母亲发现她的遗物时,她的真实生活才显露出来。
2019年的夏天,已经没有上班三天的陈女士,在家中被人们发现。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
她是如何死亡的?
警方在她的卧室中发现,地上还有没有烧干净的木炭。
最终推断,陈女士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的,因为室内并没有打斗的痕迹,警方初步判定死者为自杀而非他杀。
等她的母亲赶回珠海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母亲抱着自己女儿不停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女儿你为什么抛下我自己而离开。”
作为母亲的吴女士,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是自杀的。
她想调查清楚,女儿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亡。
可还没等吴女士从悲伤中走出来之时,一个电话的到来,让吴女士彻底了解到了女儿的生活状态。
“是吴女士吗?你的女儿在我们平台借款1000元,已经逾期很多天了,希望她马上归还”。
催债人员用冰冷的口吻催要着债务。
吴女士回答道:“我女儿什么时候从你们这里借钱了,她已经死了,我女儿是不会从网络上借钱的。”
平台不相信陈女士已经死了。
直到最后一张死亡证明出现在催债人的手机里时,催债人最终相信了吴女士的话,表示她女儿欠他们平台的钱,可以不要了。
吴女士突然想到,平时消费大手大脚的女儿,一个月三千元根本无法支撑她的支出。
自己女儿平时的一些钱,或许真的是从网上借来的,虽然不相信,但是事实却让她无言以对。
为了弄清这个事实,她开始查找女儿的手机,手机里的卡早已不翼而飞。
在手机通话记录中,很多标红的陌生号码触动着这位母亲的心弦。
母亲吴女士又找到她的电脑,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由于电脑有密码无法打开,让陈女士无法查找自己女儿的消费记录。
看着屋里停放的自行车,吴女士想起来,之前女儿说自己想要减肥就在网上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款三千元的自行车,准备上班的时候骑行。
月薪只有三千的女儿,却能毫不犹豫地买下抵得上她一个月工资的自行车,这让母亲越想越后怕。
在搜寻手机卡的时候,吴女士又在女儿的鞋柜里,发现了20多双新鞋。
看到那些自己都不认识的鞋标志,让她意识到女儿的这些鞋肯定不便宜。
在一堆鞋的旁边,一个还未开封的崭新包包,映入吴女士的眼帘。
打开包包,看到里边的销售单价,更是让母亲更加的不淡定,包包的售价在2000元。
种种迹象表明,自己的女儿在消费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疑点。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吴女士前往银行调查自己女儿的银行卡信息。
一个更大的意外,让吴女士一时无法接受。
14张信用卡在陈女士调取银行信息的时候,她被告知自己的女儿,在多家银行都开通了信用卡,数量足足达到了14张,并且额度较高。
不仅如此,每张信用卡现在都有欠款的状态,欠款总额达到了87万。
吴女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平时乖巧的女儿竟然欠下了这么多的钱款。
在女儿去世的头几天,吴女士还在外地叮嘱自己女儿“珠海下雨了,上班的时候一定要关上书房的门窗。”
女儿还调皮地回答道:“我就不关,等你回来自己关吧。”
这么可爱的女儿,怎么会欠下这么大的一笔钱?
吴女士调查了最近女儿的消费账单,账单上显示:女儿大部分的消费都是账单分期。
在三月份,女儿在花店消费了1600多元,随后又去了一家酒店消费了1489元。
到了第二天,她又在奢侈品店消费了1279元。
很多时候,她的消费地点和时间都是挨着的,并且消费的地点层出不穷。
很多标价最高1000元的酒店,陈女士当天的消费,就达到了1500元。
通过仔细查证,母亲发现女儿的消费时间,大多是集中在每个月的20号左右。
这个时间,对于吴女士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数字,但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眼里,却有了答案。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每个月的20号左右,是很多银行还款的日子。
陈女士在20号左右频繁的消费,很有可能是因为她利用信用卡套现,去还另一个信用卡。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贷养贷的方式。
这样的解释,也让母亲的心里多少有些明白了。
一切事情好像都指向,女儿是因为信用卡、网贷等逾期无法承受这个结果,而导致的自杀。
但作为母亲,她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结果。
最后,她前往女儿工作的单位,想从这里寻找到答案。
来到女儿办公地点她找到了,第一个发现女儿没来上班的同事,这位和女儿很好的姑娘也说出了,平时女儿在公司的表现。
她的女儿,在公司一直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她穿的衣服鞋子等物品,看起来都很普通,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前一段时间,公司组织的登山活动中,陈女士和她一起登山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
直到几天前,陈女士没来上班,这才引起公司人的关注。
连续三天没有上班、没有请假、打电话不通,这才让她的同事联系到了陈女士。
在公司里,同事们对她的女儿的评价,都是积极、乐观向上的。
当吴女士问起女儿平时穿着的时候,同事们表示,她的女儿平时并没有特别的穿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在公司得到的说法和在家中的发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让吴女士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女儿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离开了她。
如果是正常人,平时买的昂贵的包包、衣服等,都会拿去和别人分享和炫耀。
可公司给出的答案,却是女儿平时的穿搭和表现都很平常,但家里的20多双鞋和名牌包包又不会骗人。
其实母亲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她有些难以接受而已。
她的女儿,在前几年花销就特别的大,珠海离澳门又近,她女儿时常前往澳门购买商品。
在免税店里,一套好的化妆品有时候都会花去她女儿两个月的工资。
她女儿在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从来都不会犹豫,每次都是直接刷卡消费。
在旁的母亲,看到消费金额也是一脸震惊。
她责问女儿“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女儿每次都会说“母亲,你不用担心,我自己会挣钱。”
一直溺爱女儿的吴女士,也就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她知道女儿工资很低,她时常会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分给女儿一部分,还开玩笑的说道:“我一辈子交的社保,好像都是为你而交的。”
有一次,她们母女俩去泰国游玩的时候,十几天全部的花销都是由女儿买单的。
当时,吴女士就感觉到事情不对。
她还以为女儿是不是干了一些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才挣了这么多钱,女儿向她再三表示才打消了吴女士的疑虑。
到现在,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女儿的钱都是哪里来的,这14张信用卡就是答案。
让吴女士诧异的是,27岁的女儿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千块钱,怎么能申请到这么多的信用卡?
而且自己女儿,一直是这个律师事务所的劳务派遣人员。
从严格意义上讲,她根本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银行在审核的时候怎么会通过的?
女儿全身上下唯一的遗产,就是母亲为她贷款买的这套房子。
但是现在,这个房子还有贷款九十多万没有还。
为什么银行明知她有贷款的前提下,还继续为她办理这么多信用卡,而且卡的额度还这么大。
带着这些疑问,吴女士再一次来到了银行,和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信用卡的审批程序。
银行的种种行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
“现在的信用卡审批程序,是有些宽松的”。
“只要提供个人信息,在个人的征信没有问题的条件下,完全可以申请信用卡”。
有的小银行更是以四大银行作为标准,只要你在四大银行取得过信用卡,自己银行方面就会自然的给你申请信用卡。
在他们的内部系统中,有很多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针对这种“以贷养贷”的客户,他们最终会选择默许。
对于银行给出的解释,吴女士觉得无法接受。
她认为,自己女儿之所以会欠下这么多的债,作为银行方面绝对是有责任的。
她亲自前往这14家银行,讨要一个说法,其中12家银行,对于这件事情选择用沉默来回击。
有一家银行更是过分的说道:
“作为母亲,给自己孩子背上九十万的房贷,难道不是一种残忍吗?”
“我们才几万块钱,相对于银行,作为母亲,你的行为才是对她最大的伤害”。
听到这里,吴女士更加的气愤。
她为女儿买房子,到了银行这里却成为给女儿压力的理由,更让他们说成了是导致女儿自尽的主观原因。
其中的一家银行,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关于银行信用卡的问题,却用另一种方式免去了陈女士欠下两万元信用卡欠款。
然而人都已经不在了,就算免去欠款又有什么用呢?
看到14家银行的表现,吴女士失望透顶。她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女儿的死“报仇”。
吴女士对这14家银行进行了投诉,认为他们在信用卡申办和提现方面,存在着重大失误。
为了完成公司的业绩,很多银行办理信用卡的工作人员,违反正常流程手续,导致自己女儿以微薄的工资,得到高额的银行信用贷款。
投诉不久,中国银监会受理了吴女士的案件。
为了把整个事件调查清楚,银监会还派出专业人员,实地调查了涉事的14家银行。
但是最后的调查结果,却并不是吴女士想要的答案。
多数银行认为:整个信用卡办理方面,他们并没有出现工作失误,一切的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作为吴女士的女儿,在整个流程中都是自愿进行操作,银行方面并没有违规操作。
其实,在办理这么多信用卡的时候,吴女士的女儿肯定是全程参与并且同意的,银行才会根据她的银行流水和征信为她办理信用卡。
而随着信用卡越办越多,消费额度也就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自己被迫“以贷养贷”。
直到资金链彻底断裂的时候,陈女士才意识到,危机早已经埋伏在她的左右,留给她的出路已经不多。
直面自己的错误,努力赚钱还清这些债务,才是她应该走的道路。
但她选择了,一个最不应该选择的道路,用自杀去逃避自己犯下的错误。
在整个事件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本不应该出现的债务危机,哪怕躲过一个致命的金钱伤害,或许陈女士就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酿成这样的惨案,谁来为这为27岁生命“买单”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买单名单”首先,作为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吴女士为了弥补缺少的父爱关怀,选择放纵自己的女儿。
以至于,从小让陈女士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毕业之前,她可以依靠父母;毕业之后,三千块钱的工资已经无法满足她在经济上的需求。
最后,她也在金钱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采用最为普遍的信用卡贷款,来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
如今,网络的各种贷款、银行的各种促销政策,也在摧毁着像陈女士这样信心不坚定的人。
现在无论你走到哪一家银行,只要你去办业务,很多银行柜员都会为你推荐本行的信用卡。
在机场和车站很多的取票口,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守候在那里,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猎物”。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办理信用卡,各大银行选择办卡送礼物,“攀比成风”。
今天这家银行送电饭锅,明天他那银行送帐篷,后天又是他家送加油卡,绝对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而部分银行的监管方面,绝对是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没有他们这样的纵容,绝对也不会发生像“陈女士工资三千,信用卡额度达到87万”的事情。
多家银行互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放宽自己的审核尺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以贷养贷”的生活中。
提前消费的大潮,在这样宽松的审核环境下,形成了奔涌之势,不断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的底线。
相较于银行的手段,各大平台的网贷更是屡禁不止。
电脑、手机的窗口,那些“借一万一天只需要几块钱”的广告,更是让人们应接不暇。
前段时间出现的“校园贷”新闻,更是攻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
很多学生,为了贷款竟然以身份证或者全裸作为资产担保,这样的社会乱象,真的需要有关部门整顿。
幸好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校园贷、裸贷、黑平台这种违法的贷款已经很少了。
各种信用卡刷流水、供这些“以贷养贷”之人的违法事情,潜伏在大街小巷。
很多人靠着这种提现赚取手续费的工作谋取暴利,用这样的手段给贷款之人续命。
大街小巷的套现广告,更是把他们的生意做得“明目张胆”。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会有市场。
或许真像广告里说的那句话一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到这里可以变成这样一句“没有养贷,就没有放贷”。
后记:对于社会这些金融诱惑,作为当代人一定要提防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
保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很多年轻人,逐渐被攀比情绪冲昏了头脑,选择冲动消费,花出自己无法承受的资金,去满足内心的虚荣心。
努力拼搏,才是当下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
大都市的压力,是留给有能力有准备的人。
只要肯努力,终归有一天你的工资会从三千变成三万,美丽的北上广将是奋斗者的希望。
无论生活有多大的压力,金融有多大的诱惑,只要自己变得坚强,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陈女士自身的因素,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源头。面对社会压力,她无法直面突围,面对社会的诱惑她无法抗拒。
当困难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候,脆弱的心灵,让她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无法选择一条“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康庄大道。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