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90 后,00 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去年增长率为14.42%。“90后”立遗嘱总人数从2020年的307人增长到2021年的553人,增长率达80.13%。
值得关注的是,在“00后”“90后”的遗嘱中,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被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90 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其次是“照顾家人”、“防止旁落”。不过,该份白皮书未具体分析00后立遗嘱的原因。“00 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中华遗嘱库中转库内景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逐年上升,处理不动产类型多元化
《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指出,2013-2021 年间,中华遗嘱库遗嘱中有4707份遗嘱生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 17 周岁。
数据显示,自 2017 年起,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青年人群(即60 岁以下人群)遗嘱总数7497份。从2017到2021年,虽然中青年立遗嘱的总体人数不多,但其在每年立遗嘱人数中的占比在上升,说明立遗嘱正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关注。
△中华遗嘱库中青年遗嘱保管数量走势折线图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区域以北上广为主要的地区,其它城市数据稍低。各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所在城市分布对比图(说明:表中的“其它”地方,指成都、西安、福州等分布有中华遗嘱库服务中心的城市)
截至 2021 年 12 月,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中青年人群立的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与其出现的频率如下:
△中青年人群遗嘱中各类财产登记类型比例
对比中华遗嘱库全国遗嘱登记财产的类型比例,不难发现,在中青年人群中,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比例占比最高,同时,银行存款处理的比例比老年人群要高出许多。
中青年人的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类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2021 年的数据显示,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除了常见的商品住宅用房以外,还出现有别墅、公寓、小产权房、办公楼、商铺、厂房、车位等类型的不动产。
在不动产的数量上,比较多的是2处到3处不动产,经分析数据发现,大部分人拥有房产和车位,该数据说明,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群普遍属于“有车、有房一族”。
值得关注的是,有5.11%的遗嘱人名下没有不动产。该现象说明,部分中青年人逐渐意识到订立遗嘱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像不动产这种重大的资产,也提前做好了安排。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登记财产类型变化情况
中青年所立遗嘱中公司股权、理财合同、保险单与其他四类资产类型近四年的走势情况,可以看到“其他”类财产的数量增长明显。其他财产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财产的多样化,也能反映出市民对自己财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其他财产即有收藏品,个人物品,保管箱、合同权益,也包括虚拟财产。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年龄变化趋势图
从五年的数据变化情况来看,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年龄变化趋势图趋于一致,基本呈现增长的态势。从增长的趋势上来看,年龄段越低,增长态势越快,说明了遗嘱越来越受年轻人群体关注。
统计调查,中青年人立遗嘱理由与 60 岁以上人群的原因的种类上区别不大。但对于年轻群体而言,不同的年龄段对应的家庭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其立遗嘱的理由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态势:
△中青年立遗嘱理由
对于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市民,“防止财产下落不明”是其主要考虑的风险。随着遗嘱人年龄的增长,“隔离自身婚姻风险”和“隔离子女婚姻风险”两项理由在遗嘱人眼中的重要性逐渐走高。
对于年龄 30 岁以上,刚成家立业的遗嘱人而言,“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成为其立遗嘱主要的考虑理由。
在 40-49 岁的人群当中各项考虑理由较为均衡,说明此阶段的群体考虑的内容更多、在立遗嘱的理由上想法各有侧重之处。
而对于 50-59 岁的遗嘱人而言,子女的婚姻风险则成为其首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而言,“防止财产旁落”、“简化手续”和“避免纠纷”的考虑比重也有一定上升。
△中华遗嘱库中转库内景
越来越多中青年立遗嘱处分虚拟财产
自 2017 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其中,这类群体的遗嘱中,处分“虚拟财产”的情况越来越多,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 445 份遗嘱,内容涉及“虚拟财产”。全国范围内,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份数较多。
△2017-2021年全国各中心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份数
统计发现,微信账号、QQ、支付宝、已经成了中青年群体的重要资产,随着手机移动支付比重逐渐上升,通过立遗嘱来解决虚拟财产的转让和继承问题成为了中青年群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7-2021年中青年遗嘱内涉及虚拟财产类型统计图
80后、90后、00后立遗嘱数据有何不同
再来看看80后、90后、00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遗嘱内涉及的财产类型:
(一)“80后”立遗嘱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8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2022 年比 2020 年增长了近 2 倍。《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分析,该数据暴涨,与近年来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此外,“80后”人群立遗嘱的财产类型呈现多样化,近5年来,80 后所立遗嘱中分配的财产内容情况:
△“80 后”遗嘱内涉及财产类型统计图
数据显示,80 后的遗嘱中,有 97.67%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 80 后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下买房。
从数据上来看,80 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 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 13.18%的遗嘱涉及公司股权,有 14.13%的遗嘱涉及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经分析,80 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80后立遗嘱原因
(二)“90后”立遗嘱数据分析
截至2021 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
△“90 后”立遗嘱人数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90 后的遗嘱中,有71.64%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90 后”遗嘱内涉及财产类型统计图
从数据上来看,几乎所有 90 后的遗嘱都涉及银行存款,该现象说明,存款是 90 后的主要财产。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90 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 90 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经分析,90 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其次是“照顾家人”、“防止旁落”。
△90后立遗嘱原因
(三)“00 后”立遗嘱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2020-2021 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 后”一共有 223 人。“00 后”立遗嘱的人群,普遍年龄在 18-20 周岁期间,他们基本上属于大学在读学生,有部分是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
△“00 后”立遗嘱人数变化情况
根据中华遗嘱库的分析,“00 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00 后”遗嘱内涉及财产类型统计图
对于00后也开始立遗嘱的消息,有网友评论表示,自己作为90后都还没立遗嘱,也有网友认为,立遗嘱是因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
资料来源:中华遗嘱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