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贤是小东门街道金坛路居委的一名社工。4月1日下午,记者向他了解当天早上07:00开始的全员核酸筛查情况时,无意间听到朱子贤说:“这两个家伙又刷新最晚收工记录了”……

讲述人:朱子贤

“叮咚!”是谁!凌晨03:20还发微信!想到自己1点多才睡下,6点还得到岗,真是……咦?打开微信一看,这条微信的发出者是同事小杨,文件是需要转运的居民清单。

小杨昨晚和我一块儿收工、一起回的宿舍呀,怎么这个时候还在工作?要知道,再过三个多小时,就要开始新一轮全员核酸筛查,这可实实在在是场硬仗!身为包块干部,7点之前就必须要把点位上的志愿者都分工安排好,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居民一户一档准备齐全,到时还要负责挨家挨户给每一位居民做核酸,现场还要清点人数,千头万绪,真的有得好忙了,怎么这家伙到现在还没睡?待会儿挺得住吗?想到这些,真替小杨捏把汗!

清晨06:00到岗之后,我从居委主任那儿了解到,原来昨晚12点多,居委突然接到疾控通知要将面筋弄、中华路的部分居民紧急进行闭环转运,小杨和小王被召回协助完成转运任务,一直忙到凌晨3点半才结束。想到3月以来,大家伙儿几乎天天刷新收工记录,这两天更是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如今,最晚收工记录,又被这他俩刷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二级旧里老房子本来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加上居住条件差,有的连独立的煤卫设施都没有,一旦出现确诊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一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二容易造成聚集性传染,只有尽快将相关人员安排转运才能减少疫情扩散风险。

送居民们去隔离酒店

好在前期工作充分到位,再加上众多志愿者的支持,上午的核酸筛查工作进展还算顺利。下午3点,报完核酸筛查完成数据后,我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小杨和小王总算能回居委休息一下了。

“叮咚!”

还能缓过神来,居委微信工作群里的信息又把我惊到了!这回是同事小曾发来的照片,原来,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小王和小杨马不停蹄拖着小粪车、拿着电喇叭,开始在面筋弄、中华路老房子一带的弄堂里穿梭,挨家挨户喊居民出来倒马桶了。

是啊!倒马桶本来就是旧里老房子的老大难,再加上受疫情封控影响,居民出不来,不少环卫工人又被隔离,倒马桶更是难上加难。为减少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在缺少人手、“服务需求”又激增的情况下,两个家伙只好“赤膊上阵”。

挨家挨户喊居民倒马桶

“肩挑一份担,身负一份责,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用尽全部心力守护着家园、服务着居民,也许这就是作为一名社工的使命吧。”看着照片上两位同事不停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不禁默默想起了当初入职社区工作时的誓言。

关键词: 实实在在 本来就是 正常生活 不受影响 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