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俗话说“养儿防老”,现在养儿防老真的可以吗?
2014年大年初一,人们还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到处可见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但是在重庆万州区的时候,有一个85岁的老母亲在儿子家门前嚎啕大哭了一夜,最后被冻死在外面。
最后,法院判老人的四个儿子有罪,送进了监狱。
那是这四个儿子的不孝还是背后隐藏着什么?为什么85岁的老母亲4小时后很难抬起来?
今天,就让边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故事。
老母亲的支持
这位85岁的母亲名叫解昌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妇女,一生养育了4个儿子和3个女儿。
自从老伴去世后,赡养问题成了老人的头等大事。最后,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她的抚养费问题得到了解决。
村委会给出的决定是,老人的四个儿子轮流照顾老人,每次一个月。
村委会干部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最终导致了解昌荣老人的死亡。
时间回溯到今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解昌荣老人在四儿子家收拾行李,准备回大儿子家。
说到行李,就是几件换洗的衣服。老人一生勤俭节约,不讲究温饱。
按照约定,今天该是长辈的大儿子来接她了。匆匆吃过早餐后,大儿子的第四个儿子把她送回了大儿子的家。
这个新年的第一顿早餐,解昌荣老人面前只有一个馒头和一碗粥。
到了大儿子家门口,老人的四儿子敲了半天门,哥哥家也没人出来。
原来老人的大儿子在外面应酬,忙着几个酒展,没时间照顾老母亲。
他表示希望弟弟照顾老人一天,明天来接他们。
最终的结果是解昌荣老人一个人呆在大儿子提供的房间里——阴暗潮湿的破房子。
她在这个小房子里呆了那么久,等不到大儿子回来。
夜幕降临,她又饿又冷,只好独自出门到二儿子和三儿子家寻求庇护。
但老人的两个儿子对老人的要求置若罔闻,因为没有到赡养日期,而我行我素。
后来,在这个冬天的晚上,在离儿子们家不远的门外,老人去世了。
大儿子出去喝酒不回家给老母亲开门是什么原因?
这还得从解昌荣老人被4个儿子轮流照顾说起。
被大儿子拒绝的原因
当初解昌荣老人的四个儿子轮流照顾老母亲,生活上对老人的照顾还算可以。
虽然老人不是特别幸福,但至少她有地方住,有饭吃。这也是老年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当时村里的人都认为4个儿子能照顾好解昌荣老人。
解昌荣老人的哥哥看着侄子对妹妹的一系列行为,彻底失望了。
那一天,解昌荣老人住在大儿子家。当她哥哥去看望她时,他发现她姐姐的脸有点红肿。
问了原因后,我得知她被她的大儿子李修蒙打了。
李秀打了母亲后,什么都不管,也没带老母亲去医院。
别说去医院,就连姐姐的生活环境都让哥哥感到寒心。
他姐姐只是住在大儿子家楼下一个仓库一样的破旧小房子里,四周通风昏暗。
但是,老人家的灯线很高。每次想打开房间里的灯,老人都要借助拐杖,生活十分不便。
于是,解昌荣老人的弟弟赶紧找到李修蒙,想让他送妹妹去医院治疗,但李修蒙说:
“她的表情很严肃吗?我看不到痕迹。去医院是浪费钱。最近家里有些困难。我……”
于是,他赶紧把解昌荣位老人送到医院治疗。
去医院检查后,得知妹妹的胸部已经发青。
后来他联系了解昌荣老人的三个女儿。在他们知道他们的老母亲被殴打后,他们很快来到医院看望她。
后来,老人的二女儿直接带着母亲住进了自己家。
他们三个私下商量,以后要赡养老母亲。
我以为解昌荣老人会和女儿和平相处。
但后来,老人的四个儿子都想把她接回去,因为怕村里人笑话自己,说“有儿子就让女儿养老吧”。
就这样,受传统观念影响,解昌荣老人终于又回到了大儿子家,儿子们继续照顾她。
这个时候,老人的大儿子正想着月底把老母亲送到二儿子家,这件事就结束了。
但是我在大儿子家住的时候,解昌荣的老人不小心被大儿子的狗咬了。
现在到了月底,把妈妈送到弟弟家的想法在大儿子心里破灭了。
直到解昌荣的老人在大儿子家住了两个月,伤势痊愈后,才被她二儿子接走。
让她妈平白无故在她家住三个月,让大儿媳妇觉得白吃了点小亏。
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接下来的解昌荣老人才被拒之门外。
2014年1月1日,在四儿子家住了一个月的解昌荣老人,被四儿子用四媳妇送的一碗粥和一个馒头,照顾到大儿子家门口。
对此,解昌荣老人早已习以为常。他手里拿着拐杖,带着几件行李,跟着四儿子,来到大儿子家。
老人的四儿子到了哥哥家门口,被告知嫂子带着孩子回老家了。
他哥哥还声称自己在外面招待酒局,送给他们没人照顾的老母亲,让他暂时带她回自己家。他今天回不来。
但是四儿子一点也不听从大哥的安排。他把妈妈的行李放在大哥家门口。
对他母亲说:
“大哥哥今天不在家,你自己找点吃的吧。回你房间去,早点睡觉。”
然后,我直接回了家。
因为他今天会很忙,明天是他岳母的生日,所以他必须赶紧回家宰羊。
而且明天会有更多的客人来,我老母亲也没地方住了。
解昌荣老人看了看自己的四个儿子,半天没说话,只是拄着拐杖磕磕绊绊,慢慢走到自己通风的谷仓,却把行李忘在了地上。
1月的重庆还是比较潮湿寒冷的。
在房间里,解昌荣老人呆了大概几个小时。她冷得受不了后,拄着拐杖出门,在大儿子家的楼里寻找他的踪迹。
跑了一圈,她没有找到大儿子。
此时,时间已接近中午。饥饿的老人再次来到他的第四个儿子的家。
此时,在四儿子家里,媳妇正忙着准备生母生日的食材。看到婆婆回来,她觉得有点不开心。我的第四个儿子也说:
“妈妈,你回家吧!今天不是我们照顾你的日子。你还是回去找你大哥吧。”
听了这话,老人又沉默了。她转身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一次,她在木床上慢慢睡着了,一直睡到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还冻得醒着。
然而此时,她的大儿子仍然没有回来。她终于下了床,向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家走去。
老人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离大儿子家不远。
但是对于85岁的老人来说,这个距离也是很难的。她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二儿子和三儿子的院子外面。
她以为可以在这里吃一顿热饭,等大儿子回来再带她回家。
但是媳妇和媳妇都不欢迎这个妈妈的到来,吃饭成了一种奢侈。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养活自己的家庭,老母亲的吃住也与他们无关,就把她赶出了自己的家。
无处可去的解昌荣老人流着泪走向大儿子家。
这时,已经下午六点多了。在路上,这位1岁多的老人遇到了黄国俊,一个刚从外地回来的村民。
她平时和黄家人也有交往,经常去黄家人那里聊天聊天。
黄国俊问她为什么哭,解昌荣老头也没说实话,只是随口说了几句敷衍这个话题。
事实上,黄国俊不明白,一定是老人的儿子们做了什么伤害老人的事。但作为外人,他没有办法干预别人的家事。
与老人临别时,黄国俊顺手递给她一支沙琪玛。
解昌荣一直没吃饭的老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看,我没给你孩子买东西,还吃了你的饭。”
黄国俊不在乎。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是解昌荣老人今天除了早餐吃的第一口,也是老人这辈子吃的最后一口。
一夜的挣扎
然后,解昌荣老人走了一会儿就有点累了。她坐在附近的石阶上,吃着手里的沙琪玛。感觉稍微强了一点,她又回到了大儿子家。
此时,老人的大儿子还在和朋友推杯换盏,没有回家。
也许在他的脑海里,他认为他的老母亲可能去了其他儿子的家。毕竟之前他已经连续照顾母亲两个多月了,现在轮到别人照顾了。
看到大儿子家的三层楼没有亮灯,解昌荣老头知道大儿子没回来,她拄着拐杖回房间了。
此时已接近晚上8点,天气越来越冷,屋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人的房间里连个像样的盖被都没有,冷得她睡不着。
终于忍无可忍,她起身准备再次回到二儿子和三儿子居住的院子。
但老人走后不久,她的大儿子和儿媳也赶回家。
突然,他们看到了放在门角落里的行李,向老人住的房间里望去。
发现老人房间的灯没亮后,我以为老母亲没来我家,就上楼休息了。
此时,解昌荣的老人正在寒风中艰难地向两个儿子家走去,但一个一天没怎么吃饭的老人,怎么可能有力气走到儿子家呢?
停了很久之后,她来到了二儿子的家。
此时,她的二儿子已经睡觉了。紧闭的大门成了二儿子家的状态。
无奈的老人只能在门外开始喊二儿子的小名:kwekwe。
老母亲的哭声像是寒风中最后的绝唱,那份悲凉和苍凉让一个局外人感叹不已:什么是孝顺?
就连住在二儿子隔壁的邻居都能听到她的哭声,但二儿子家门口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这样,解昌荣老头在门外喊了几个小时。
此时躺在床上的二儿子可能听到了,也可能是实在受不了老母亲的哭声。他隔着门墙对着母亲喊道:
“还不是我们养你的时候。你可以去任何人的班。我太累了,不能起来给你开门。你还是走吧。”
解昌荣老头一听,又喊了三儿子的名字,但三儿子家没动静。
就这样,老人在寒风中喊了很久。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的声音停止了,夜完全寂静了。
冷死
第二天早上,清晨的太阳升起了。在阳光的折射下,万物渐渐复苏。这个小村庄的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但是角落里的解昌荣老人再也感受不到这种温暖了。
早上七点,老人的二儿子准备送小孙子上学时,发现老母亲躺在他家不远处的石阶上。
他连忙上前探了探老母亲的鼻息,发现她还在呼吸,又把心放了下来。
但是解昌荣老人的鼻子已经慢慢流了一些鼻血。
但因为赶着送小孙子上学,二儿子把老母亲扶到树边,起身离开。
但当他再次回到家中,发现老母亲已经没有了呼吸,身体冰冷。
这时,他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连忙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
老人的几个儿子不知道老母亲是冻死的还是什么原因,几个人争论不休。
很快,当地警方到达现场。经法医仔细检查,给出的结果是:
解昌荣老人因跌倒导致颅内出血死亡,出血量高达20%。
四个家庭之间的争吵
老母亲的死也彻底激起了四个儿子的兄弟冲突,谁都不想为母亲的死负责。
其中大儿媳说,昨天根本没看到她妈回家,只有她的行李放在自己家门口。
人不死在自己家门口,和家人也没什么关系。
到了第四个儿子那里,他的说法更明确了,说他养了他妈一个月,这个月他安全送到他大哥家了,跟他没关系。
解昌荣老人下葬后不久,同村村民对老人四个儿子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
于是他们联名起草了一份上诉状,要求警方和法院严惩这四个不孝的儿子。
法院定罪
很快,接到申诉的警察对四个儿子进行了审讯。此时,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只是因为兄弟的过错而互相指责。
几个月后,此事也迎来了法院的终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法院判决不是选在庄严的法庭,而是选在解昌荣老人死亡的村委会。
2014年3月19日,在这个人头攒动的村子里,重庆万州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了判决。
判决如下:
认为被告长子对母亲的死亡负主要责任,以遗弃罪、扶养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其他三个兄弟都因小时候没有承担起抚养责任而被判处一年零六个月的监禁。
本案到此结束。四兄弟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但是解昌荣老人的四个儿子这么不愿意赡养她的原因是什么?
不赡养老人的理由
对此,老人的四个媳妇都有委屈要说,她们都说:
其实共同的出发点是,老人不想赡养老人,是因为老人分居和后来帮助儿子的不公平。
后来经过一番了解,民警了解到,解昌荣夫妇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抚养几个孩子,让他们成家上。
其中大儿子也是最好的,有三层楼,有车有房。
而且他的房子也是建在解昌荣夫妻的老宅基地上。
解昌荣夫妇为了嫁给大儿子,答应大儿媳妇,只要结婚,老两口就搬出老房子。
大儿子得到了自己的老房子,结了婚,通过帮助和努力,生活越来越好,然后盖了小楼。
因为解昌荣夫妇把老房子给了大儿子,她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很不满意。
但在二媳妇和三媳妇外出打工的这几年,孩子被放在解昌荣老两口家里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他们对此并不认同,因为他们认为老人帮忙抚养孩子是对的。
到了四儿子那里,四媳妇有话要说。她说:
家里所有的好处都给了大哥。二哥和三哥的孩子被关在老人家里,什么也得不到。他们为什么要赡养老人?
据村民介绍,解昌荣夫妇平时给四个儿子一点经济资助,并不比其他三个儿子少。
而且事发当天,看到母亲找到自己,四儿子还在忙着给婆婆过生日,对亲生母亲也不闻不问,这让很多村民感到无法接受。
另一方面,老人的三个女儿其实是得到老人帮助最少的一个。
但得知母亲被打后,他们商量后决定轮流赡养老母亲。
解昌荣夫妻对四个儿子的帮助本来就是一件不平衡的事情。
但为了这些东西,他们放弃了基本的养老义务。
而老人的女儿得到的帮助最少,却都选择承担老母亲的赡养义务,这无疑是对四个儿子最大的讽刺。
标签
这件事也让人们看到了家庭纽带中的冷漠和自私。就连他们的亲生母亲都可以这样对待他们。四个儿子应该如何对待外人?
那么他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
当他们老了,当他们的孩子也这样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后悔现在的日子吗?
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身作则的力量永远不可忽视。
诸德之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赡养和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
幸运的是,法律的严格也给了我们希望。
它让不孝之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让社会的正能量逐渐感染每一个角落,让“老有所依”这句话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