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西省吉水县一个小山村传来惊呼:“山上有野人”,村民们纷纷感到震惊和疑惑,村民们得知消息后拨打了110。

警方经过调查才知,山上并非野人,而是一个隐居六年的隐士余水芳,这个人在深山中自己“凿”出了三室一厅。

消息被爆出后,隐士的生活也不再“隐”,不论是媒体记者还是广大网友,都对这个隐居深山的人感到十分好奇。一时之间,余水芳的隐居处受到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拜访。

余水芳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住在山上,很享受这里的环境。那么,一座大山是如何让余水芳留下的呢?他又是如何为自己在山上凿了三室一厅的房屋的呢?

高考落榜

余水芳原本是江西鄱阳人,家中世代为农,经济状况勉强够全家人温饱。余水芳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数学方面的天赋。

虽然生在农民家庭,但余水芳的父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今后为家里改善生活条件。

之后父母让余水芳去学算数,没想到余水芳在同级中表现极为优秀,还时常获得老师的赞扬。每当这时,余水芳的父母都感到特别欣慰。

本以为余水芳会一路读到大学,可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允许,余水芳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辍学之后,余水芳去到当地一位老中医家里学习,在那里,余水芳做得很是顺手,很快就成了老中医的好帮手。

老中医也丝毫不吝啬,将自己所知所学全部教给了余水芳。余水芳对中医兴趣浓厚,一边跟着老中医学习中医知识,一边还不忘自己温习初中知识。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余水芳再次心动,此后他还认真地准备高考理论知识。本以为经过不懈的努力,肯定能够考上大学,可是这一次,余水芳却落榜了。

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变得更加拮据。余水芳本想再试一试,但家里条件也不允许。没有机会上大学,余水芳只好选择外出打工。

那时候,同村的几个同龄人也都准备外出,于是几个人便商量着一起去鄱阳某机械厂里上班。但此时的余水芳,并没有对高考失利的事释然,这是一根埋在他心间的刺,久久无法消逝。

邂逅初恋

在机械厂上班期间,余水芳还是满面愁容的样子,正是这种忧郁的气质,也吸引了机械厂里一个漂亮女孩的目光。

女孩对这个拥有独特气质的男人情有独钟,在工作之余,女孩常常给余水芳带一些好吃的食物。一开始余水芳还对高考失利的事耿耿于怀,但这个女孩出现后,余水芳灰暗的人生中似乎也增添了一丝光亮。

两个人很快就走在一起,最初两人和普通恋人一样,也都处于热恋中,但随着相处慢慢深入,双方产生了一些隔阂,时不时地会吵架,闹矛盾。

争吵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两人就决定分开。至此,余水芳恢复了单身。余水芳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失恋以后,余水芳的情绪就比较低落,再加上之前还有高考失利的事情,余水芳就时常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心情变得越来越糟。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又作为国内重点发展城市,为了逃离糟心的日常生活,余水芳决定到深圳去闯一闯。到了那里,不仅能够散散心,或许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深圳之后,余水芳抛开了失恋加高考失利的双重不快,生活也多了些阳光。余水芳去了深圳的一家工厂,并在那里做着钳工的工作。

他的适应能力很强,没过多久就适应了在深圳的工作和生活。工作的时候,余水芳极其认真,只要一遇见不懂的问题,余水芳立马就会询问工友。

一段时间以后,余水芳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厂里的上级领导也都注意到了这个优秀又上进的员工。

不久之后,厂里决定重点培养一批员工,余水芳也在其列,并被提拔成了班长。事业稳步上升,余水芳的爱情也在到来的路上。

再度邂逅

余水芳的上进被厂里很多员工看在眼里,很多女孩也都对这个男人格外欣赏,其中就有一个倾心余水芳的女孩小翠。

小翠是个勇敢的女孩,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小翠会选择主动出击。没多久,余水芳又有了追求者小翠。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在小翠不断地追求下,余水芳最终答应和小翠在一起。

爱情总是美好的,尤其在恋爱初期,两个人更是如胶似漆,恨不得时刻黏在一起,加之小翠和余水芳都喜欢看书,两人算有共同爱好,这也让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近。

在下班之后,余水芳和小翠最喜欢的事就是待在家里看书,两人在书里都能找到很好的共鸣。虽然两人一开始相处得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两个人之间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余水芳向来是个脾气火爆的人,再加上会有点大男子主义,很多时候难免忽略了小翠的感受。渐渐地,小翠在心里积下了很多对余水芳的不满,两人经常吵架。最后一次,小翠终于没办法忍受,两个人最终分道扬镳。

分手后的一段时间,余水芳心里始终放不下小翠。终于有一天,余水芳决定到小翠的老家看看,但当余水芳到女孩老家之后,发现小翠早就已经和别人结婚。

看到这一幕,余水芳心中不免又伤感起来,本以为自己不要面子找到小翠,两人或许还能有复合的机会,但是现在,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余水芳所在的工厂里有个江西吉水县的同事,同事邀请余水芳去他的家乡玩,余水芳也想去散散心,便跟着同事一起去了吉水。

回到同事老家,热心的同事带余水芳在周围逛了一大圈,余水芳瞬间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山里的空气清新,余水芳感到心旷神怡。

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余水芳也不免伤感起来,自己是不是不太适合待在城市里生活?如果在这样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生活,会不会心情也会好得多?

想到这些,余水芳立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自己就在这山野乡间长住。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余水芳并没有马上告知他的同事,而是独自一人默默放在心中。

两个人在之后的路程里,余水芳看见的一个小山洞,这下他彻底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若是能在这山洞里过一生,不用去应对世俗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倒也是一件乐事。

两个人返回深圳之后,余水芳很快便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对于余水芳的做法,不论是领导还是其他同事都对此十分不解,毕竟余水芳在厂里的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归隐山间

余水芳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辞职以后,他迅速赶到了江西省吉水县的小山村,自己带着一堆开垦的工具,准备对之前看见的那个山洞进行一番改造。

挖山洞并不容易,但是在余水芳不懈的努力下,历时一年时间,余水芳也将这个山洞挖出了一个雏形。前后三年多,余水芳还为自己在山洞中打造出了三室一厅。

2006年,同村一人回乡探亲,走在山林间时偶遇了余水芳,于是惊呼山间有野人。一时之间,全村轰动,大家互相传话,余水芳是野人的事也渐渐被传成了“神话”。

此后村民报警,警方进故宫调查才发现,山间根本没有所谓的野人存在,而是余水芳这个“隐士”。与此同时,很多记者也纷纷慕名而来,只为获得独家新闻。

记者前来时,余水芳已经在山洞中居住了六年之久。在那之前,他的生活一直很平静。可是在被报道以后,余水芳的生活也受到了“围观”。

余水芳将自己的“家”打造成为三室一厅,其中有厨房、卧室还是储物室,他还在其中打了一口井。住的地方是余水芳自己弄的水泥地,上面还有木板,房间里也摆放着几张小凳子。

洞口不大,刚还够一个人轻松通过,内力则是高低不均,不过余水芳并不太在意。只是山洞中时常会有蝙蝠来访,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是令人很恐惧的居住环境,但对于余水芳而言,这依然可以照常居住。

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余水芳只能去捞一些鱼虾,捡一些麦穗做食材。在余水芳住的那片山下,有一大块稻田,每当到了丰收季节,余水芳也感到很兴奋。

在村民们收割稻谷之后,稻田里总会遗留下一些稻穗,此时余水芳就会下山去捡拾,作为自己的粮食补给。

有的时候捡得多了,余水芳还会拿出一部分到市集上去卖,这样换来的一些钱就可以换购回一些其他生活用品。一年的时间里,余水芳上市集的时间不过两三次,其余大多时间都在山上待着。

稻穗捡回山洞时,余水芳没有工具,只能自己一点点地磨。在这样简单平凡的日子里,余水芳心中也越发的充实和满足。

除了在别人地里捡麦穗,余水芳自己也在山间开垦了土地,时常会种些蔬菜,供自己的日常吃食。没活的时候,余水芳通常都在山洞中看书或者睡觉,到了冬天,余水芳睡觉时间更是长达十几个小时。

自得其乐

余水芳是一个极度嗜书的人,在书里,余水芳可以获得精神的慰藉,同时也能从书中获得力量。书看得多了,余水芳的写作才华也逐渐显现出来。

他时常会自己写一些诗作和文章,虽然没有出版,但余水芳内心却很满足。除了写诗,余水芳也喜欢音乐,他自己买了二胡和长笛的教程,闲暇时间就会练习。除此之外,余水芳还会自己写歌,可以说,他的娱乐生活也过得相当丰富。

在他出名以后,甚至曾有人表示想要和他一起过山洞中的隐居生活,不过被余水芳婉言拒绝了。在余水芳看来,自己这样平静的生活过得很惬意,如果多一个人来打扰,自己反而不适应。

余水芳曾经经历的两段恋情让他受了很大的伤,对于爱情,他也不再抱有任何期待。余水芳这样的隐居生活,在常人看来或许是很苦的生活,但对于余水芳而言,却是乐在其中。这样安宁静谧的生活,是在大城市里无法体会到的,而他的心也从未如此安静过。

有些人在了解了余水芳的生活之后,曾经想向余水芳伸出援手,但余水芳却果断表示了拒绝,他认为自己也有尊严,而旁人这种行为,在他看来只是施舍。

在记者采访之后,当地政府也关注到了余水芳的生活,并且给他发了低保金。有了一些钱,余水芳又开始改造起自己的山洞。他从山下捡一些砖块,自己买了水泥,在山洞中砌起了砖房。

之所以会再建,是因为此前余水芳住在山洞中时,山洞常常漏雨,一到雨天,余水芳就开始焦心。再改造之后,余水芳觉得山洞住起来比以前舒适得多。

有一年,余水芳回了老家一趟,家人又给了他钱,拿着这笔钱,余水芳给自己的山洞里安装起了电线,再也不用过着黑灯瞎火的日子。

此后,余水芳也拥有了一台电视,这样,余水芳的生活也更加丰富起来。他还给自己买了一个二手电脑和二手手机,之后还准备写书。

余水芳从进入山洞的第一天起,就再没有剪过头发,几年过去,余水芳的头发已经长达一米多。当地村民看余水芳一直没有结婚,很多人都张罗着给他说门亲事,可是余水芳全都一一拒绝,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清苦,就别让女人再跟着自己受苦了。

在俗世中,余水芳或许是个逃避现实的人,可是对于他自己而言,在山间过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使他感到满足。

我们都不是余水芳,又怎么能感同他的身受呢?就像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后找到的快乐,谁又能说这只是一种避世呢?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

关键词: 一段时间 空气清新 依然可以 是一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