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30日下午,一架从美国飞回来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的跑道上。
过了一会儿,飞机上的乘客全部都提着行李箱走了出来。
一个带着黑色鸭舌帽、身材娇小的“男子”夹在众多游客中间,低着脑袋往前走。
当他看见站在一边等着检查护照的民警时,他的肩膀明显地瑟缩了一下。
他眼神闪躲着,一脸的心虚,想要躲过这一关。
他在随身携带的包里翻找了半天,才拿出了一张与本人不太匹配的护照本来。
民警把护照上的照片和这个身材娇小的男子进行了仔细对比,发现两者长得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在看见民警严厉的眼神时,这个娇小的男子立马丢下了携带的行李,疯狂地往机场门口跑去。
民警们此时也看出了端倪,追了出去。
这个身材娇小的男子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个偏执的母亲1977年2月8日,一个叫做陈丹蕾的女孩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中。
陈丹蕾的父亲是大学教授,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谈吐也非常得体,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
陈丹蕾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他们的身世、见识都不太匹配。
可是,陈母的父母对陈父有恩,还曾经救过陈父的性命。
为了报答这份恩情,陈丹蕾的父亲就娶了这个农家女孩。
之后,他带着新婚妻子住进了大学分发的宿舍中,可他并没有注意到妻子在这里过得并不好。
能够住在附近的人要么是大学教授,要么是他们的配偶,他们都很有文化,聊天的内容也跟农村完全不一样。
看着这些有学识的人聚在一起聊天,陈丹蕾的母亲非常自卑,更不敢跟他们说话。
刚开始,她只是一个人待在房间中闷闷不乐,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就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她发现经常有年轻漂亮的女子跟丈夫聊天,就怀疑丈夫出轨了。
她非常生气,于是时常跑过去打断他们的聊天,还当众质问丈夫。
刚开始,陈父会好言好语地跟她解释,还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出轨。
可是,无论丈夫如何保证,陈母始终不相信丈夫的话,也没有放下自己的戒心。
因为她觉得这些女孩跟丈夫很相配,可是自己却比丈夫低一等,所以时常怀疑丈夫看不起自己。
因为这份怀疑,陈母经常跟丈夫起冲突,把整个家闹得不得安宁。
见妻子越发不可理喻,陈父的耐心也渐渐被磨灭殆尽。
为了躲避时常发疯的妻子,他经常待在学校的办公室中做研究,不愿意回家。
丈夫的逃避,让陈母内心的不安日益加深。
后来,她只要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子,就会觉得她是自己的情敌,会抢走自己的丈夫。
她去街上卖菜的时候,如果碰到了长得特别好看的女孩子,就会不管不顾地冲上去打她,还会用各种俚语骂她。
可是,这些女孩子根本就不认识她的丈夫,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仅如此,丈夫不在家的时候,陈母还会对年幼的女儿洗脑。
她经常跟年幼的陈丹蕾说,遇见自己喜欢的男人,就要不顾一切地把他留住。
在母亲的灌输下,陈丹蕾的内心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偏激。
大学遇见爱情,跟丈夫出国留学陈丹蕾性格内向,心思敏感,非常不善于跟人交际,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虽然与同学们同班了好几年,但是陈丹蕾依旧叫不全班上同学的名字。
即便如此,同学们对她的印象依旧很好,因为在他们眼中,陈丹蕾一直是一个性格安静、学习优秀的好学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陈丹蕾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好,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前三名的好成绩。
1995年7月,18岁的陈丹蕾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她拿着录取通知书,高兴地跑回了家,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自己的父母。
可是她没有注意到,父母之间的氛围异常的诡异。
原来,陈丹蕾的父亲早已没法忍受妻子的无理行为,向她提出了离婚。
可是,陈母不愿意放手,所以一直拖着,不肯同意。
但是无论做多少事情,她都再也不能挽回丈夫那颗冷淡的心了,所以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僵。
在陈丹蕾考上大学的这一年,陈母终于同意了丈夫的决定。
之后,陈丹蕾去北京上了大学,她的父母也终于离了婚。
在母亲的洗脑下,陈丹蕾觉得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决定与他断绝父女关系。
这件事情之后,陈丹蕾恨透了父亲,也连带着恨透了全天下的男人。
她觉得,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谈恋爱,更不可能和男人结婚。
可是,这个誓言立下没多久,她就在图书馆邂逅了自己的爱情。
陈丹蕾读的是化学工程系,所以每天的作业很多,要看的参考书目也非常多。
所以,陈丹蕾一有时间就会去图书馆看书学习。
有一天,陈丹蕾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做题。
突然一道阴影挡住了她面前的光线,陈丹蕾抬起头,看见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同学站在她的面前。
这个男同学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整个人看起来就特别开朗活泼。
他见陈丹蕾终于抬起头看他了,就小声询问陈丹蕾有没有在附近看见一只黑色的钢笔。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让陈丹蕾的心跳骤然加快,脸也变得通红,而这男同学就是何磊。
两人因为这件事情产生了交集,更是在一个月之后成为了恋人。
陈丹蕾很喜欢何磊的踏实开朗,何磊觉得陈丹蕾性格安静、心地善良。
两人经常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一起去食堂吃饭,有时候还会一起去上公共课。
在大四的时候,陈丹蕾被美国普渡大学录取,即将出国读研。
而何磊也收到了保研本校的通知,一时之间,两人陷入纠结。
如果他们选择各自的学业的话,就要长达三年之久的异国恋。
陈丹蕾想到自己母亲的遭遇,立马否决了这个假设,哀求何磊跟自己一起出国。
何磊觉得就算异国恋自己也会时常想着女朋友,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她的事情的,所以一直在纠结。
但是,架不住心上人的苦苦哀求,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保研,决定和陈丹蕾远渡重洋。
在出国前,何磊带着陈丹蕾回了一趟老家,在老家领了结婚证,并举办了婚礼。
两次对丈夫下杀手陈丹蕾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更不善于适应陌生的环境。
到了美国之后,陈丹蕾发现这里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都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
她非常不适应,也经常因为一些文化差异和同学产生矛盾。
每当妻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何磊都会挺身而出,帮她解除这些误会。
何磊天生善于交际,很快就和周围的人打成了一片。
虽然他不是普渡大学的学生,但是很多同学都认识他,也经常邀请他去参加聚会。
陈丹蕾不喜欢这些社交活动,所以每次都拒绝参加。
但是,何磊在家里待不住,所以经常把妻子留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和别人出去玩。
后来,何磊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普渡大学,成为了陈丹蕾的学弟。
何磊比陈丹蕾小了一届,所以两人没有重合的课程,在学校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少。
放学之后,何磊会出去和同学们进行社交活动,也会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看着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受人欢迎的何磊,陈丹蕾内心非常自卑。
心思敏感的她觉得何磊没有以前那么爱自己了,他很有可能会抛弃她。
一想到这个可能,陈丹蕾的神情就会变得特别的疯狂,甚至产生了想让何磊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的想法。
他们的感情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甜蜜,陈丹蕾经常跟何磊吵架,还限制过他的外出活动。
何磊虽然也会和妻子发生争吵,但每次都会先低头认错,和妻子重新和好。
2004年的圣诞节,何磊收到了美国朋友的邀请,邀请他和妻子一起去过圣诞节。
当时,陈丹蕾正在另外一个教室上课,所以何磊没有询问她的意见,就替她答应了下来。
可是,陈丹蕾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和他大吵了一架,还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赴约。
何磊没有办法,也不想再跟妻子发生争执,于是就一个人在圣诞节的时候去赴约了。
何磊在朋友家中喝了一点酒,带着一身酒气回到了家。
可是刚进门,陈丹蕾就一直质问他,还冲动地拿刀刺伤了何磊。
看着何磊倒在地上,痛苦地哀嚎,陈丹蕾非常害怕,发出了刺耳的尖叫。
她的叫声引来了附近的邻居,邻居们把何磊送进了医院,还叫来了警察把陈丹蕾抓进了派出所。
何磊觉得妻子是无心的,不想让妻子出事,所以出院之后就想方设法地把她保释了出来。
她知道妻子的心病很重,所以就尽可能多地在家陪她,也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
开始,出狱之后的陈丹蕾不仅没有改过自新,反而还变得越发的偏激。
她经常阴沉沉地看着丈夫,还悄悄地购买了一把手枪藏在家里。
2005年8月20日,何磊再次晚归,陈丹蕾看着空荡荡的卧室,神情变得越发疯狂。
何磊回来之后,和妻子打了一个招呼,就上床睡觉了。
陈丹蕾发现丈夫睡觉了之后,就立马掏出枪,对着他的头部打了两枪。
何磊来不及挣扎,就倒在了血泊中,陈丹蕾发现丈夫已经没有气息之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扯过了床上的被子,和他的尸体睡在了一起。
逃回国内被抓,重新做人之后七天,陈丹蕾一直待在何磊的尸体旁边,直到他的尸体发臭腐烂了,她才把他处理掉。
她用绞肉机把何磊的尸体搅碎,然后装到了四个黑色塑料袋中。
夜深人静之际,她驱车来到了一个废弃停车场,把这些袋子丢了出去。
陈丹蕾知道美国已经不能待了,于是决定带着家中所有的现金回国。
她还在保释期内,护照也被扣押在了警局,所以陈丹蕾只能铤而走险地用丈夫的护照回国。
她乔庄打扮了一番,糊弄住了美国警察,却没有逃过中国警方的法眼。
在上海国际机场,她因为盗用他人护照被捕,并在之后的审讯中交代了自己杀人的过程。
当警方问她,为什么要和丈夫的尸体待在一起整整7天的时候,她的回答惊呆了众人。
“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和他永远在一起”。
此时的她心理层面应该已经扭曲了。
2006年5月份,陈丹蕾被上海法院判处了死刑缓期执行。
因为她在监狱中表现得非常好,所以多次获得了减刑的机会,最后只判处了15年的有期徒刑。
2021年12月14日,陈丹蕾被放出了监狱。
在服刑期间,她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陈丹蕾以为凭自己的学历,一定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工作。
可是现实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公司的人事部在看到她的服刑经历后,立马就把她拉黑了。
2022年2月3日,陈丹蕾坐火车回到了成都,想要寻求家人的帮助。
可是回来之后,她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她的母亲在多年以前就因病去世了,父亲因为她的缘故已经搬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了。
虽然还有几个亲戚住在这里,但是他们都对她没有好脸色,也非常畏惧她。
“你回来干什么,我们已经因为你的事情受到很多人的指责了,你不能继续来害我们。”
为了回家,陈丹蕾用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已经无路可去了。
她知道亲戚们都不待见她,所以就一路乞讨,跑到了母亲出生的农村去了。
那个小农村已经处于半荒废状态了,只有几个老人还住在那里。
陈丹蕾按着记忆找到了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并决定在此定居下来。
虽然这间房屋很破烂,窗户被砸了,门也不见了,但陈丹蕾却非常喜欢它,还准备亲自动手修缮它。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