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黄浦区外马路方舱医院由旧仓库改建而来。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曾军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黄浦分院的一名心内科副主任医师。3月底,曾军所在的医院接到通知要组建医疗队进驻方舱,他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黄浦区外马路方舱医院的一名“方舱医生”,截至目前已经半个多月了。

4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他在舱内的工作。以下是他的自述:

今年3月下旬,上海发布每天报告的新冠感染人数有逐渐上升趋势,当时我的心中就有一丝不安。3月28日晚上,我们医院还在闭环管理中,科室接到院部通知,医院要组建医疗队进驻方舱,我第一时间报了名,30日下午就通知我们先回家整理行装后回院待命,3月31日一早,我就出发进驻了方舱,一切都来得那么快。

黄浦区外马路方舱医院是我院进驻的第一个隔离救治点,坐落在黄浦江边、南浦大桥下,是一个旧仓库改建而来的。我们医疗队有医护人员20余人,分为四组,每班12小时,其间会根据情况进行轮换,因为防护服一般需要4小时更换一次,否则会影响效果,我们也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出去透透气。

医疗队为患者开展核酸检测。

好在目前我们的防护装备供应充足,但穿着厚重的隔离衣、紧扣的口罩、护目镜,在太阳底下,有种“捂汗”的感觉了,里面的衣服真的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方舱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患者的一句句“谢谢”、“辛苦了”,就是给我们最大的鼓励!看到一位位患者拿着解除隔离证明开开心心地离开这里,就是给我们最大的肯定。

曾军在舱内服务患者。

方舱里,不仅仅有医生护士,还有安保、保洁等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是“大白”,同样在为疫情的早日结束默默地奉献着。还有众多的志愿者,不用我们组织,不用我们招呼,他们都会主动地过来帮助我们,照护其他患者。

每到开饭的时候,志愿者们都会帮忙搬运、分发盒饭,让热腾腾的饭菜尽快送到大家手里,而他们总是最后用餐。做核酸的时候,志愿者们会帮我们维持秩序,帮助老年患者操作手机,申请核酸码,一位志愿者还开玩笑地说,她的嗓门比我们用扩音喇叭还要响。

有时,他们又会化身领操员,带领大家做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康复,还能改善情绪。同处一个方舱,同为“小阳人”,大家守望相助!很多亲戚、朋友也都作为志愿者投身到这场“战疫”中,大家都在尽力守护这座城!但我们也一直提醒各位志愿者朋友,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在抗疫的关键时刻,人是最宝贵的资源。

我所在的黄浦区,有不少老旧小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较严重,我们的方舱接受的都是区里来的患者,所以舱内也是老年患者较多,他们常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我们医疗队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他们准备了常用的降压药、降糖药,还备有血压计、血糖仪,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舱内还有几位来自敬老院的老人,民政部门还很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坐便器。

进驻方舱已有半个多月了,轮值夜班是相对比较辛苦的,四天一次。方舱的夜班是晚8点开始,换好装备,8点准时交接班。我和医疗队的同事们会完善第二天拟出院患者的病史,写出院小结,填写对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还要梳理在院患者信息登记表,整理第二天核酸检测名单。凌晨1-2点,往往是最难熬的,而到了凌晨4、5点,陆续有患者开始起床洗漱了,我们开始发放慢性病患者的常用药以及抗疫中药汤剂,然后就是发早餐,接下去就是准备交接班了。当然,我们时常会在夜班的时候收治一批新的病人,那时候就需要抖擞精神,瞪大眼睛,毕竟夜间的灯光比较朦胧。

下了夜班后,曾军拍摄到的远处商务楼上灯光打出的“上海加油”几个字。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对话,说是“方舱医生最大的烦恼是病人不肯出院,劝都劝不走,因为出去要买高价菜,还不能出门,没人聊天”,实际上没这么夸张,更多的是种调侃。绝大多数的病人都盼着早日转阴回家,虽然有人担心回家后的买菜配药问题,但终究是家里的饭菜更可口,睡得更香更踏实。

我还记得,在4月21日那天,我结束了夜班后,看着无人的滨江步道,看到了远处商务楼上灯光打出的“上海加油”几个字,很想上去走走、看看,可惜班车已经在等我们了。立个flag,等疫情结束,一定和家人来走走!

回驻地酒店的路上,我看到路上星星点点的行人、助动车和汽车,街巷不再是空无一人。沿街的全家、水果店,甚至一家串串香的门店已经打开大门,接收外卖订单了,有一种万物复苏的感觉,虽然已经是初夏的气温了,我们的城市是在为重启做准备了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我们都在为彼此负重前行,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大家都能回到往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去。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亮亮

关键词: 第一时间 人口老龄化 星星点点 逐渐上升 心内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