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一位邮递员正紧张忙碌地穿梭在成都各小区村镇之间进行投递任务。

“咚咚咚”,快递员敲开门后眼前映现出一位憔悴的阿姨,两只眼睛布满血丝异常红肿。

快递员询问道:“请问你是不是肖天春?有一封你的信件!”

这位名叫肖天春的阿姨仿佛行尸走肉一般,结果信件后便关门回屋,尚未干涸的泪痕紧接着划过几行热泪。

这种状态肖天春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别人亲切的称呼她为烈属,可她更想看见儿子活蹦乱跳的站在自己面前叫自己一声“妈”。

肖天春打开信封后取出一封信,本以为就是一封好心人寄来表达关怀的信件,可看到“李月”两个字时她的瞳孔突然放大,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肖天春手忙脚乱地将信件收了起来,那一瞬间所有痛苦的回忆都涌现出来,她努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些可是却难以抗拒。

那么,肖天春的儿子李月究竟是为何而死?这封神秘的来信又是来自何处?

素未谋面的战友!

2008年5月31日,这一天永远也无法从肖天春夫妻俩的生命中抹去,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楚仿佛就在昨天。

时值汶川大地震发生,整个灾区沦为一片废墟,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

每当灾难来临,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最前面,肖天春夫妇的儿子李月作为一名飞行员更是义不容辞,当即接受任务加入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前往理县。

而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地势险峻,是典型的两山夹一谷,也被称做“死亡航线”,其任务艰巨难度可想而知。

5月31日,这天下午,李月跟随机组人员顺利地完成了运送任务,可是返航行驶半个小时后,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机组人员乘坐的“747号”米171运输直升飞机突然消失在地面指挥所的雷达显示器上面。

地面人员立刻紧张焦急地呼叫机组人员,可是任凭怎么呼叫也无济于事,与此同时又传来一个噩耗。

经过监测调查发现,李月所在的机组在返航时突然遭遇大雾,本身可供直升机通过的空中通道就极其狭小,加上大雾的干扰让地面人员不由得提心吊胆。

而此时已经撤离到安全地带的肖天春夫妻俩正时刻关注着新闻报道,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加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它们以此为荣却又忍不住担心。

尤其是得知了李月所在机组乘坐的直升机失踪的消息后,肖天春精神紧绷整天夜不能寐,一直在心里祈祷机组人员都能够生还。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经过了11天的全力搜索后,遇难的直升机残骸在距离映秀镇7公里外的高地上被找到,经确认机组人员无一幸免。

得知这个消息后肖天春当场就昏厥过去,李月的父亲也难以接受儿子牺牲的事实,一直央求部队再扩大搜救范围,万一有人活了下来呢!

痛苦不已的不只是肖天春夫妻俩,远在湖北某部队驻地的一名军人同样是满脸的泪水,不过他与李月却素不相识。

这名军人叫冯玮,是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一级飞行员,同样的身份让冯玮有一种莫名的感同身受的感觉。

冯玮一直关注着此事的后续报道,当媒体在事后对肖天春进行采访时,肖天春看上去异常的憔悴,头发花白,仿佛几天不见就老了许多。

肖天春面对镜头泪流不止,缓缓开口哭诉道:“毕竟他(李月)是独子,所以说很不容易迈开这个坎,我有可能把所有都倾注到晚辈身上了,现在啥子都没得了!”

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语戳中了冯玮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当时就在想:一个母亲失去痛苦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如果自己能够替代李月孝敬他们该有多好!

事后李月被评为烈士,并在部队里进行公开表彰,冯玮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李月的故事。

而随着了解的深入,冯玮发现他跟李月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两个人就像是平行时空的彼此。

冯玮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通过四处打听弄到了肖天春夫妇的家庭住址,随后寄去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

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肖天春收到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就是冯玮寄来的,信中表达的主旨只有一个:我要做你们的干儿子,替李月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

读到这里肖天春不忍再往下继续看,她心里很清楚她们夫妻俩年龄越来越大,到头来只能是个累赘,虽然冯玮是出于好心,但她实在不忍心拖累他。

可肖天春的心里十分的纠结,突然出现的冯玮就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夫妻俩暗淡无光的生活,给她们带来了一丝生机,更是一根救命稻草。

只过了一天肖天春就又忍不住翻信件来阅读,越往下看她就越感到一股熟悉的感觉,冯玮跟牺牲的李月实在是太像了!

“国防母亲”的教诲

1981年,冯玮出生在湖北荆州,比李月要小一岁,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是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相同的使命。

冯玮一家人就生活在长江边上,经常会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年仅期颐的外婆对此印象十分深刻。

而除了痛苦以外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一抹鲜红的旗帜和身着绿装的人民子弟兵。

从那时冯玮的外婆便开始教导子孙后代踊跃参军,这个传统就这样流传下来,到冯玮这一辈时家族里已经先后有二十多人走进部队报效国家。

而肖天春夫妇的家中同样有爱军拥军的传统,更为巧合的是在1999年冯玮和李月同时考入飞行学院,同属空军第41期学员,只不过一个在保定一个在长春。

要知道空军的选拔极为严格,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的学员更是少之又少,全国总共也就那一小部分,所以说在空军的传统中,同期学员就像一个班的战友一样亲切。

冯玮从小就对无边无际的蓝天充满了向往,考入保定飞行学院后更是加倍地努力练习,成为了同班最早可以单飞的学院之一。

单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操纵飞机航行,因为经验不足一般学员都会有教员陪同跟飞,能够达到单飞的程度无疑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

第一次单飞时,冯玮操纵飞机在跑道上直线加速,达到速度要求后一把拉起,飞机瞬间升空,那个场景冯玮永远也无法忘记。

当时冯玮还怀疑教员是在测试他,肯定偷偷安排了教员陪同,可是他转头扫视一周发现机舱里真的只有他一个人,心情也更加的激动。

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冯玮的心里那一刻只有一个念想:“我是属于蓝天的,蓝天是属于我的!”

冯玮相信李月第一次单飞时一定跟自己怀揣着同样的心情,那种心情无法言喻,只有真正翱翔在空中才能够切身体会。

漫长的学习生涯结束后,学员从最初的54人淘汰到只有24人顺利毕业,而冯玮则是毕业学员中拔尖的极少数。

2003年11月,冯玮毕业后被正式分配到了空军航空兵某团,成为一名正式的轰炸机飞行员。

刚刚进入部队的冯玮一腔热血,幻想着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他不知道的事毕业只是学习的开始,作为一名飞行员,他还有很长的学习道路要走。

飞机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确实是事故率最低的,但是一旦发生事故飞机的生还率确实最低的。

这也就表明除了学习技术以外,飞行员更需要掌握的是保障飞行安全,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飞机在空中飞行受到的干扰因素有很多方面,即使是再顶尖的飞行员,在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其他危急情况时,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可以全身而退。

冯玮便经历过惊心动魄的那一瞬间,也正是那次遇难才会使他在后来与李月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更是他寄出那封信时的信念来源。

成长的历练

2006年夏,这天,冯玮按照计划驾驶飞机起飞执行任务,约摸一个小时后任务完成,他也开始返航,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可就在冯玮准备驾驶飞机降落时,意外发生了,他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响。

冯玮操纵飞机改为平飞状态,紧接着就传来5号台报位的声音,而且是很急促地连续地报。

“偏左三十米!偏左二十米!稍偏左!稍偏右!偏右二十米”

冯玮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但他并没有乱了阵脚,第一时间就想到可能是罗盘出现了故障。

可是检查了一遍后冯玮发现罗盘一切正常,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因为罗盘没有问题也就意味着报位属实,飞机机身确实出现了倾斜的现象,所以才会急切地让冯玮调整机身。

此时的情况十分严峻,显示冯玮确实是沿着着陆线行驶,但根据反馈信息得知机身严重倾斜,完全就是从跑到中央线上切着过去。

目前罗盘对不上,地平仪也对不上,冯玮急得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他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预测,整个航姿系统都发生了故障。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在降落时也是最危险的一个过程,国际上将这段时间称作“危险7分钟”。

这时冯玮要想完成自救全身而退就要摒弃对辅助仪器的依赖,靠机舱外的景物来进行操纵,让飞机恢复水平状态。

可是抬头的那一瞬间冯玮心就凉了半截,刚才忙着摆弄仪器没有注意,此刻他已经驾驶飞机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而当时丘陵地带有一种气象特征,会在空中起一层平流雾,虽然雾不厚,只有三五十米,但是却团团的将机场上空覆盖起来。

冯玮驾驶的飞机就这样一头扎进雾里,他当时的感觉就像进入了澡堂子一样,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千钧一发之际又一个噩耗传来,冯玮听到塔台传来一个年轻小伙的声音,颤抖着说道:“一号,我雷达上看不见飞机了!”

这意味着冯玮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没有人能够帮助他,换句话来说冯玮已经在短时间内处于迷航的状态。

失去了塔台的辅助,冯玮能否调平机身是一个未知数,而能否准确地找到着陆跑道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冯玮的脑海中浮现出家人的面孔,或许他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不知道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不敢想象该会是何等的撕心裂肺。

冯玮想到这些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他发现还有最后一个可以帮助他顺利降落的仪器——备用应急地平仪。

冯玮看着上面几条简单的数据,仔细地回想所学过的知识,生死攸关的关头他不敢落下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两分钟后,冯玮驾驶的飞机冲出迷雾,以极其平稳的姿态降落在跑道上,他完成了自我救赎。

冯玮不知道的是他消失的那几分钟里塔台里所有的人员都沉默了,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静到可以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那一刻所有人都以为冯玮很可能无法安全降落了,可就在这时冯玮驾驶着飞机从迷雾中冲了出来,塔台里的人员瞬间欢呼雀跃为他喝彩。

飞机停稳后冯玮的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那种胆战心惊的滋味真的不好受,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什么,更不知道家人该怎样接受。

任务完成后冯玮第一时间就给父母打电话报了平安,听到父母的声音他才知道亲情是多么的难以割舍。

而父母听了冯玮的遭遇后也是阵阵后怕,叮嘱他不管什么任务都要谨慎小心,冯玮也体会到了孩子的安危对于父母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正是有了这次经历,在冯玮看到李月的报道后再次回味起当时遇险的感受,他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李月当时的心情。

也正是因此冯玮的内心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念想,要替李月为他父母养老送终,完成他未了却的心愿。

看着冯玮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肖天春感觉就像儿子在跟自己诉说心事一般,不由得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可是她会答应冯玮的请求吗?

家国梦

2010年6月份,冯玮在寄出信件后心情十分的忐忑,因为他跟李月素不相识,更不认识他的父母,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答应自己的请求。

几天后,冯玮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正是肖天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肖天春同意了自己做他们干儿子的请求。

当时冯玮就感受到一股由心而生的喜悦,恨不得马上就飞到成都去看望自己的“新爸妈”,可是作为一名军人却不允许他这样做。

直到2010年9月,冯玮休假跟爱人领了结婚证后,当天就直接乘坐飞机飞往成都,一刻也没有耽搁,只盼望着能够早一点见到爸妈。

初次见面时,场面没有一丝尴尬的气氛,冯玮跟肖天春夫妇就像是旧相识,聊得十分投机。

冯玮带着妻子去成都的那段时间是肖天春自打儿子牺牲后最开心的时刻,一家四口去各大景点旅游,肖天春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知道冯玮要来后,肖天春特意将李月生前居住的房间打扫出来,自从李月牺牲后那个房间就没有人去过。

而肖天春将冯玮安排到那个房间也就表明她是打心底里接纳了这个儿子,并把他当亲儿子来对待。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没过多久冯玮休假结束回到部队,这下他又多了一对牵挂的人。

平常联系父母时他也不曾忘记肖天春夫妇,叮嘱他们注意身体,等有空了就去成都看望他们。

可是分隔两地总归是有许多的不便,而我国大型运输机运-20“鲲鹏”的诞生列装则给冯玮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2016年7月6日,运-20正式列装,与此同时传来选拔飞行员的信息,作为一级飞行员的冯玮当即就报名参加了选拔。

更令冯玮兴奋的是成功入选后他被调到了成都地区的部队,如此一来离肖天春又进了一步。

冯玮的父母十分支持他的决定,并且跟肖春华夫妇处成了很好的朋友,一家人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到了每年的5月31日,冯玮都会去成都烈士陵园看望李月,并且直接以哥哥相称。

“哥,家里都还好,爸身体还行,妈最近身体不太好,妈的身体你不用担心,有我呢!”

这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战友情着实令人感动,倘若李月还在世,他们俩或许会成为特别好的朋友、兄弟。

可惜世事无常,如今也总归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冯玮也依旧在续写着替友尽孝的佳话。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

关键词: 机组人员 空军航空兵 第一时间 全身而退 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