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可以合法持枪的国家。

有些美国人觉得合法持枪可以保护自己,但层出不穷的枪杀案证明,美国的社会安全正在因为合法持枪而受到大量威胁。


(资料图)

在这种大环境下,美国警察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时时刻刻面临着可能遭到枪击的危险,这让美国警察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显得有些反应过激。

前段时间,有位华人耶鲁女博士李燕,在自己的家中遭到9名警察乱枪射杀,起因竟是她拖欠物业费!

在这场悲剧中,李燕有持刀袭警的动作,这让执法时精神紧绷的在场警方没能妥善处理情况,至今仍在美国社会争论不休。

拖欠物业费后,她被乱枪射杀

2022年3月3日中午时分,圣地亚哥西比奇街400号街区某公寓楼内,邦奇警员在公寓5楼503户门前停下,确认了一下手中文件显示的门牌号后,敲响了大门:

“你好女士,警察。”

房门很快被打开,一名女子靠着门,语气有些恶劣地质问道:“什么事?”

邦奇拿出手中的文件,询问她是否叫做李燕,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将文件递给女子:“女士,这是你的驱逐令。”

听到“驱逐”两个字,李燕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她接过文件略微扫视了几眼,似乎感到十分惊讶,不清不楚地嘟囔了一句什么之后,神情变得出离愤怒。

邦奇正准备解释,目光却瞥见了李燕右手中握着的尖刀。

由于美国社会枪击案频发,美国警察一直对执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十分警惕。

李燕手中的这把尖刀立刻让邦奇变得慌乱起来,他举起手中的枪对准李燕,警告她马上把刀放下。

可无论重复多少遍,李燕始终紧紧握着刀,对邦奇大声叫喊:“放下你的枪,你是谁?我如何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警察?给我看你的警徽!”

被用枪瞄准这件事似乎触怒了李燕,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声音尖利刺耳,并且还不时挥舞手中的刀。

这让邦奇警员感到害怕,他打开对讲机报告自己遇到了危险,请求增援。

报告完毕后,邦奇不断劝说李燕放下刀。

而李燕则一直要求邦奇证明身份,甚至还大声尖叫邦奇其实是小偷,吵着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假警察。

两人隔着不到一米的距离,久久僵持不下。

就在邦奇警员不知该如何是好时,李燕嘭地一声关上大门,任凭邦奇如何敲门都没有再开。

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公寓楼的物业经理到达了现场。

得知邦奇警员面临的情况后,物业经理告诉邦奇,李燕的态度一直这样恶劣,经常对他们恶语相向,甚至就在前一天物业组织管道清洁时,她还持刀对维修人员进行了人身威胁。

物业经理的说法,让邦奇做出了进一步的动作。

如果说此前李燕的举动只是因为对警方不满,那么持刀对维修人员进行了人身威胁则证明了,李燕似乎对任何无辜人员都有造成生命危险的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邦奇警员又一次联系了上级,希望能够赶快派人增援。

感受到事态严重后,没过多长时间,邦奇警员的上司就带着另外七八个警员赶到了现场。

有了万全准备,警方继续敲门并告诉李燕,他们只是想来了解一些事情,并不会伤害她,希望她可以配合工作把门打开。

门内的李燕在听到后,语气仍然十分不好,坚决不肯开门。

几名警官在门外劝说了四十分钟无果,无奈之下决定强行进入。

用强硬手段开启房门后,几名警察小心翼翼进入房间。

然而客厅里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人影。

警察不敢轻举妄动,掏出枪四处侦查。

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卧室门悄悄开了一道缝,李燕正躲在门后观察着他们。

几名警员立即紧张起来,前排警员手握非致命枪械,小心翼翼地向李燕靠近。

这时李燕也打开了门,她的手里还紧紧握着尖刀,似乎是想与警察展开正式对抗。

见李燕手中有刀且情绪激动,几名警员不敢再继续前进,只好站在原地劝说李燕不要激动,赶快把刀放下。

李燕却好像没有听到似的,大声叫嚣着要警察离开她的家,并且抬起手中的刀不断地挥舞着。

这时,警察中有人高喊了几声口号,紧接着非致命枪械的枪声响起。

这种枪械不会致命,而是为了阻止嫌犯实施暴力行为而设计出来的。

但这并没有成功阻止李燕,反而将她激怒。

她的声音愈发刺耳,这让门外一直等待着的警犬感到危险,狂吠着冲进了屋里。

看到警犬进入了自己家,李燕的愤怒似乎被彻底点燃了,她举起自己的刀,直直地向警察冲了过来。

一时间局面混乱不已,几名警察慌慌张张地向后退,尖叫混合着怒喝,空气里都是嘈杂的声音。

这时因为退避不及,有两名警察发生了碰撞摔倒。

李燕迅速抓住这一机会,将手中的刀刺向了警察,一名警察被刺中倒地。

而李燕没有选择停手,她双手紧握着刀高高举起,准备再一次刺下去。

这个关键时刻,周边目睹了一切的警察掏出了可致命枪械,对李燕开了一枪,继而所有警察都对李燕发起了射击。

十几声枪响结束后,李燕倒地不起,警方迅速对她展开施救。

然而就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李燕还是因为失血过多身亡。

此事在海外华人圈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关于李燕的个人信息和警方所作所为是否妥当的讨论甚嚣尘上。

死者与警方各有失误,促使悲剧发生

李燕是耶鲁大学华人女博士,今年47岁,曾任辉瑞企业的高管,现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Parexel担任首席技术代表,她的儿子就读于国际有名的伯克利音乐大学。

这是一份亮眼的履历,几乎可以算是美国中产阶级,日常开销绝对不是问题。

可就是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李燕竟然拖欠了HOA高达31928美元的物业费,约合人民币二十多万,因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HOA,意为“业主协会”,是一种非盈利性的法人组织,可以作为法律主体,通过业主委员会同物业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合同,与中国的“物业管理”类似。

HOA多见于公寓楼,产生的费用叫做HOA fees,用于社区公共区域的管理。

例如社区垃圾清理、设备维修、娱乐设施及绿植的修理与维护等等,类似于中国的“物业费”,并且是强制缴纳的。

如果住户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缴纳费用,HOA便会向他们下发罚款通知。

如果住户在此后依然拒绝缴纳,则有可能会被告上法庭。

而当欠款达到一定数额以后,HOA有权将住户的房产进行拍卖,来填补之前的欠款。

李燕便是因为累计欠款数额太高,被HOA下达了驱逐令。

那么手头不缺钱的李燕,为什么要拖欠HOA物业费呢?

原来,当初李燕购买这套房产是以投资为目的,购买前房产商极力向她推荐这套房产。

可当她真正住进来后,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说得那么好。

所谓的物业对小区的管理一塌糊涂,就连房子本身都有建筑上的硬伤。

李燕多次反映却得不到结果,愤怒之下,她只好以拒绝支付物业费这种办法来进行对抗。

她没想到,这样做不仅没有让问题得到解决,还被HOA告上法庭,下达了驱逐令,连房子都要失去,这是她情绪激动的出发点。

当警察将驱逐令交给李燕时,李燕的态度虽然有些恶劣,但也无可厚非,相信谁遇到这种事都不可能笑脸相迎。

所以到这里,事情都还有转机。

然而当警察准备进一步跟李燕沟通时,李燕手中的刀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警察被这一发现吓坏了,语言中多次出现了混乱,跟李燕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吵。

李燕要求警察证明身份这一点,其实是一个合法的要求。

警员却一直忽视这个要求,或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穿了制服,所以无需再特别证明什么。

当沟通无果后,李燕选择关上大门,而警察则向上级报告,希望能加派更多警员到现场支援。

这一行为,也是大众舆论最为激烈的一点。

很多人认为,警察的任务只是送达驱逐令。

所以他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走人,那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可站在警察的角度,李燕的表现就是一个情绪暴躁且手持致命武器的危险分子。

如果李燕伤害了其他人,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报告上级。

等到上级带着其余警员前来增援时,李燕言辞激烈且拒不配合。

再加上物业经理的证词,他们显然已经确定了李燕就是一个危险分子。

此后,听到枪声警告的李燕不仅没有害怕,反而举起刀向警察冲了过来,也正是这一行为,导致了事情再无转机。

在美国的法律中,警察是否可以开枪是有两个前提的:

一是犯罪分子持有攻击性武器,二是犯罪分子做出危害他人生命的行为。

当李燕拿着刀冲向警察,并且将刀刺出去时,就已经触及了这两个前提。

所以在这之后,警察才会连开数枪去制服她。

警方给出回应,舆论仍不满意

在警方的执法记录公布后,李燕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大众的质疑,很多人认为她的行为与正常人不同。

针对这一点,李燕的前夫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了回应,他告诉大家,早在2010年的时候,李燕就被确诊患有躁郁症。

多年以来,李燕虽然寻求过多次心理治疗,可病情依然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此,李燕与前夫离婚,自己独自居住在这座公寓里。

到了2020年,李燕的症状越发严重,她拒绝跟所有人沟通,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在得知李燕被枪击后,李燕的前夫针对警方的行为做出了质疑。

他认为警方完全没有考虑到李燕的精神状态,想当然地将李燕当做一个危险分子去对待,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而关于这一点,当地的许多媒体和学者也发出了同样的质疑。

他们表示李燕最初并没有做出任何有威胁性的举动,反而警方一直在对她爆粗口命令她,甚至不断地使用各种武器、警犬来恐吓李燕。

这对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针对外界的种种质疑,警方目前的回应只有一句事件还在调查中,但无论如何,李燕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

李燕的事件,在美国社会只是一个大问题的缩影。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因遭射杀而死的平民数正在逐年增长,针对美国警方开枪的标准也不断地被人提出质疑。

希望这次李燕的事件能够给所有在外华人敲响一个警钟,国情不同,遇事的应对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社会遇到类似情况需冷静对待,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合法主张,切不可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举动,才是诉求正义的好方法。

无论何时何地,抱着武力解决问题的想法,结局一定不会完美。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

关键词: 维修人员 精神状态 犯罪分子 小心翼翼 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