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勇士 跨国救援

——泉州蓝天救援队员、石狮市民林志阳讲述在土耳其参与抗震救灾的故事


(资料图)

2月17日17:48,参与土耳其抗震救灾的泉州蓝天救援队的苏国顺、杜晓航、林志阳、吴加克、郭辉耀、冉小德等六名队员,搭乘MF3309航班从上海顺利抵达晋江,受到各方热烈欢迎。在这六名队员中,林志阳是石狮市蚶江镇莲西村村民。

在莲西村民眼里,林志阳是一名在驾校工作的教练员,但不知他还是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成员。昨日,林志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在土耳其抗震救灾的故事。

登机前才告知家人

三年前,林志阳加入晋江蓝天救援中心,考取了国家应急救援的相关证件,后与队内的小伙伴们参加过不少救援行动。

2月6日,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晋江蓝天救援中心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出地震救援备勤通知。当晚11时左右,队长杜晓航紧急召集队员,准备随时出发。经连夜选拔,包括林志阳在内的泉州蓝天救援队六名队员接受出征土耳其救援的任务,次日中午奉命在厦门机场集结。

林志阳简单收拾行李,揣上护照就出发了。到厦门国际机场后,林志阳才给家人打了一个电话,向家人告知要去执行跨国救援任务,“爱人挺担心,但也能够理解”。

此行,六名队员从厦门飞往广州,再从广州经迪拜转机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下飞机后辗转七个多小时,于当地时间2月9日7时许到达马拉蒂亚。

生命救援 迫在眉睫

马拉蒂亚是土耳其东部城市,距离震中不到200公里,是本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省之一。

“清晨当地气温在零下7℃到13℃,前往临时指挥部的大巴车窗上都结了层霜,透过车窗能够看到一栋栋倒塌的房屋,偶尔能看到救援队取暖点的一盆盆火。这样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到,找到废墟里的幸存者迫在眉睫。”林志阳回忆说。

到达前线临时指挥部后,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苏国顺、杜晓航随即被指挥部派往现场参加救援,林志阳等四名队员则留在临时指挥部参与救援装备调配工作。“当时,国内各地的蓝天救援协会都派出救援队员,救援设备统一放置在前线临时指挥部进行调配。”林志阳说,工作过程中余震不断,连续作业令人十分疲惫。

救援现场 余震不断

当地时间2月10日中午,林志阳和其他三名队员被派往救援现场。“那是马拉蒂亚市中心一栋严重毁坏的七层楼房,整栋楼几乎垂直垮塌,未留下被困人员可能逃生的基本空间。”

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站在废墟顶上的“安全员”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队员担任,如果“安全员”紧急哨响,所有人必须马上撤离。“有人吗?我们是中国蓝天救援队,我们是来帮助大家的,你在几楼就敲打几下回应……”林志阳说,探测过程中,过往车辆都自觉停车等候,原本嘈杂的救援现场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只有偶尔飞过头顶的几只鸟的鸣叫声。当生命探测仪检测到可能的生命迹象时,会马上要求土方给予配合。

“救援现场余震不断,有时还下起雪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林志阳负责电镐破拆,30多斤重的电镐,操作一会儿手就感觉冻得厉害,但必须坚持作战,“手指、脚趾常常冻到没有知觉。”遇到这样的情况得换人继续上,被换下的队员则在火堆前烤火取暖,恢复体力后继续工作。

“中国人,好样的!”

在土耳其参与救援的日子里,泉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与当地军警、应急管理人员及当地群众结下短暂且深厚的友谊。当地军警甚至会将自己的警徽警标肩章赠给蓝天救援队员,队员也会将蓝天救援的标志回赠对方。

“当地群众看到我们队服上的中国国旗,会把他们舍不得吃的面包硬塞给我们。当地的志愿者也热情地为队员们提供热的茶水。”林志阳说,无论是救援现场,还是在救援间隙,常有当地老百姓用刚学会的中文说“谢谢”,并且主动上前和救援队员拥抱,“左抱一下,右抱一下,然后手搭胸口,低头致谢,据说,这是土耳其人对朋友最真挚的感谢。”

2月16日,林志阳所在救援队结束救援任务,根据安排,闽浙赣三省救援队同时回国。在去往机场的路上,救援队员收到了当地居民的一声声祝福,“中国人,好样的!”朴实的话语不断通过翻译传递,当地军警也在登机通道处列队欢送。

回忆此次救援经历,林志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参与救援行动,他最想说的一句话——“生命至上,珍惜当下”。

(记者 李琳毅)

关键词: 余震不断 马拉蒂亚 抗震救灾 当地时间 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