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微信生态研究完成《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微信等数字生态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收入机会,对稳就业促就业、就业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转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生态催生了大批新职业、新岗位,数字化就业快速崛起。《报告》显示,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的微信数字生态,在2021年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4618万个,同比增长25.4%,增长主要是由于视频号等新业务的带动。


(相关资料图)

《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微信生态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微信推出小程序,不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经营与私域运营,目前带动就业收入机会超800万。而自2020年起微信视频号正式内测并发布以来,围绕视频号创作、运营、直播带货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也出现快速增长,从2020到2021年与视频号相关的衍生就业收入机会增加数量超过1000万。

同时,随着大众对数字化工具的不断适应,包括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支付在内的微信整体生态对就业收入机会的影响也不断提升。尤其自2018年以来,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年同比增幅始终维持在20%以上。

其中,为小程序、企业微信及微信支付等运营者提供技术运营的服务商体系,对相关就业收入机会的贡献也很突出。报告显示,2021年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服务商共带动超600万个就业收入机会。

《报告》还显示,新媒体创业、小程序电商、视频号创作等数字生态新职业新岗位,已经吸纳了大量青年群体就业。数字生态带来“平台+个人”的职业模式,其灵活的工作方式,不仅更大程度激发劳动创造力,且实现了更为高效的供需匹配。

从调研情况看,72.5%的微信小程序从业人员年龄在35岁或以下,而公众号和视频号从业人员中这一年龄群体的比例分别为57.8%和48.3%。数字生态繁荣、进入门槛低、经营成本低是创业者选择微信生态的主要原因。

数字生态就业具有低门槛、普惠性强的特点,除青年群体外,乡村人群的职业选择也随着数字化生态和数字乡村建设而日趋丰富。《报告》显示,数字生态正持续吸纳包括乡村青年在内的各类群体就业创业。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年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借助数字生态实现就业创业,许多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也将数字就业收入作为首选。

《报告》显示,目前,公众号从业者有65.7%出生于县城、乡镇、农村区域,79.0%工作于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地级市市区;小程序从业者有72.9%出生于县城、乡镇、农村区域,83.6%工作于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地级市市区。

《报告》还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微信小程序的日活突破5亿,微信生态在零售、餐饮及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私域业态快速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形成免“疫”力。2021年,私域相关岗位增速高达41.5%,44.7%的私域相关岗位月薪超过万元,相关岗位投递量增长超过30.0%。

随着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求职者转型为“数字工匠”。近年来,这一现象在蓝领人群中愈发明显。数字平台运营技巧、电脑手机及网络知识正成为人们普遍认为重要的求职技能。

《报告》提出,一方面需要鼓励和促进数字生态做大做强做优,覆盖更多的人群,带动更多的就业收入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机制,为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年群体在数字领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 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