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白露至,秋意浓。在河南省社旗县朱集镇前张村,黄金梨产业带上,黄金梨挂满枝头,浓郁梨香扑面而来,色泽金黄格外诱人。

“这儿的黄金梨酥脆多汁糖分高,真爽口!”梨园里,三五成群的观光客穿梭其间,尽情体验采摘乐趣。来自县城的张欣阳和几个朋友专挑个大的摘,装箱、过称,现场交易……不多时,七八箱黄金梨就塞满了汽车后备箱。

地头公路边,一辆辆采购黄金梨的大车小车排起了长队,绿帝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桂梅一边接待观光采摘的游客,一边指挥着工人们往车上码装梨果。

“乡村振兴梨当家,黄金梨就是俺的‘致富果’!”聂桂梅介绍,2020年,朱集镇林果种植产业专项联合党支部挂牌成立,在产业发展上对人才、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采用“联合党支部+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建成7个黄金梨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宛东绿丰”等7个商标,并通过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使黄金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外销渠道不断拓宽,年产黄金梨600多万斤,产值近2000万元。如今,全镇直接从事林果生产经营的农户近百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参与林果产业的200多户,年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黄金梨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卖果增收,“卖景”也能挣钱,黄金梨结出了“致富果”。该镇通过连续举办梨花节暨电子商务进农村产品推介展示会,扩大了黄金梨的知名度,延伸提升了产业链。梨花节激活了特色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产业+旅游”的致富新路子,不仅让春天的3000余亩梨园成了踏青赏花的网红打卡地,而且使黄金梨变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每逢周末,在地处社旗“南大门”的李店镇,凭借湾刘水库库区滩涂建起的乐悠山生态观光园就会人头攒动,采摘、赏景、休闲、戏水、用餐、露营……纷至沓来的游客将占地2000余亩的生态园渲染得热闹非凡。这片昔日的荒岗坡地,在回归乡贤郭长玉的精心打理下,不仅栽植了桃、杏、李、梨、石榴、葡萄、花卉等林果,还发展起餐饮、儿童乐园、水上乐园、露营住宿等一系列休闲娱乐项目,岗染丹青,坡披绿装,四季花艳,三季果香,“美丽产业”让美丽乡村越来越美丽,百姓越来越富裕。

“整个夏天,园里的200亩观赏荷花,天天都引来很多的游客。”在桥头镇华景·铭园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刘蕾说起自己一手打造的“美丽产业”,“不光这个核心园区美不胜收,沿S333长十多里、占地1000余亩的花卉苗木绿色生态观光长廊,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好风景换来好“钱景”,乡村振兴活力增。近年来,社旗县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基础上,依托各乡镇地域优势和农民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群众宜林则林、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游则游,催生了朱集镇的黄金梨、陌陂镇的晚秋黄梨、太和镇的优质大桃、桥头镇的花卉苗木、兴隆镇的万亩构树、下洼镇的霸王山森林公园……

全县林果花木产业总面积超过7万亩,“美丽产业”风生水起,逐渐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擎起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经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