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记者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建鑫养殖场的牛场里,看到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整齐有序地排列,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儿低着头咀嚼干草料,时而发出哞哞的叫声。
图为养殖场
【资料图】
2016年,王天财开办了建鑫养殖场,规模从最初的十几头牛发展到存栏670头,并拥有800多亩自有草场,成为贺兰县肉牛产业规模养殖典范。“以前青贮饲料每吨400块钱,去年涨到700块钱,养牛出现了亏损,很多养殖户都犯了愁。”王天财说。
“面对市场行情变化,我们积极想办法,不但帮助规模养殖户节约成本,还帮助散户健康发展。”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祁燕蓉说,今年上半年,贺兰县农业农村局依托自治区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队,组织技术人员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广应用肉牛品种改良、肉牛育肥、优质犊牛培育、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秸秆饲料加工调制等关键技术。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全县肉牛生产水平和效益显著提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贺兰县,肉牛养殖以散户养殖为主,抵抗风险能力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快贺兰县畜牧业转型升级,今年8月,在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下,宁夏农垦牛世界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贺兰县洪广镇暖泉农场揭牌。该公司规划建设犊牛场、肉牛场和屠宰加工厂,占地500余亩,全年能够哺育3-5日龄荷斯坦公犊超过10000头,计划逐步打造标准化荷斯坦公犊哺育基地。屠宰场配套的荷兰成套分割生产线及现代冷却排酸库,可以使加工出来的牛羊肉口感鲜嫩,无污染、无膻味,达到国家肉类安全和卫生标准。
图为养殖场
“未来还将在屠宰分割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科技合作,建立皮毛等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加强对牛羊血、骨、脏器等副产品为原料的肝钠素和辅酶Q10提取、明胶提取、眼睛注射液制作等精深加工项目开发,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宁夏农垦肉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作明介绍说。
为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贺兰县将肉牛产业确定为全县“六特”产业之一,成立了肉牛产业推进工作组,制定《贺兰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从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加强良种繁育推广等八个方面谋划了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截至2021年底,贺兰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6万头,存栏2.0万头,存栏较五年前增长了69.5%。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3万亩,一年生越冬型小黑麦0.27万亩,饲用燕麦0.28万亩,种植青贮玉米9万亩,已基本形成与养殖业相配套的饲草供应能力。
“我们将推行‘家家种草、户户养牛、自繁自育、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优化种养结构,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销售渠道,让肉牛产业成为贺兰县响当当的名片。”祁燕蓉说。
图为工人在分割牛肉
关键词: 带动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