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梁亚杰,是河南安阳日报的一名记者。
【资料图】
9月17日20时许,正在饭后散步的我接到了河南省汤阴县城东社区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城关镇中心卫生院需要一名志愿者负责该核酸检测点的信息登记工作,时间段为次日6时30分至10时30分,下午17时至21时,我毫不犹豫答应了。
稍后,我和该负责人碰面,在她的指导下,我在手机上下载了标本采集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学习。
9月18日6时许,闹铃一响我就立即起床了。洗漱完毕、喝了一杯热水已是6时一刻,吃饭显然已来不及。“赶紧去早餐店买点东西!”我心里这样想着便骑电动自行车出了门。一路上等了两个红灯,再看看时间已是6时20分!“直接去核酸检测点吧!”
6时25分到达城关镇中心卫生院核酸检测点,该点位的医护人员已一切准备就绪。我赶紧换上防护服,拿出手机登录标本采集系统,向负责人请示了一些程序问题,之后开始了当日的工作。
相对而言,我承担的任务要容易些,群众排队做核酸检测,需扫描场所码后展示安馨办二维码或身份证,我通过扫描系统采集受检人员信息,并核对采样管内的拭子数量,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封管。在空闲时和医护人员攀谈,得知她叫刘素炜,来自汤阴县人民医院,8月19日就来到了这里,并且要长期驻点。在和刘素炜聊天时,她总是露出不想开口的神情,我非常理解她,携带、拆封采样管,给采样管贴码,负责咽拭子检测,统计受检人员数量……除了扫码,其他工作都由她一个人完成,她脸上的疲惫显而易见。人累的时候的确不想开口说话。
在做核检测时意外情况不断发生。一些受检人员没有下载安馨办,或者下载了却不会使用,一些受检人员会不停询问核检结果不能查询、核检有效期等问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说,前几日他们因扫描行程码、场所码不成功而遭遇“乘车难”,不明白“为什么”。刘素炜向他们解释,或许是因系统故障所致,夫妻二人接着问“咋办”。“你可以向公交公司打电话,告知他们系统故障,并让他们联系司机,只要核检结果正常就行。”夫妻二人又着急地说:“我们不知道公交公司电话!”面对这种频繁且琐碎的问题,刘素炜自始至终给予了耐心解答,还帮助他们查询、拨打了公交公司电话,最后帮助两人下载了安馨办,指导他们填写个人信息,以及如何保存、收藏和使用安馨办二维码。
我清晰地记得,夫妻二人做完核检后问:“以后做核酸有这个码就可以了吗?”在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两人不停地说“谢谢!”脸上那感激的笑容令人难忘。
按照规定,下午做核酸检测的时间段是17时至21时,我家通常在18时才开始吃晚饭,这意味着我再次与晚饭无缘。16时30分,还不算太饿的我必须提前吃点东西,因为一到核酸检测点就要忙到夜里。我三口吃完了媳妇给我准备的两袋零食款的小豆干,于是匆匆赶往核酸检测点。像上午一样,刘素炜已提前把所有东西准备好了,我穿上防护服稍作等待,时间一到便开始忙碌起来。
在下午至晚上这个时间段做核检的人员要远远多于白天,不断有人过来,我和刘素炜基本没有停下过手中的工作。不过整个过程要更加流畅,因为像白天一样的意外情况没再发生。我们不停地扫码、采集咽拭子、封管、换管,不知不觉夜色已深。任务结束后,刘素炜进行了清点统计,受检人员数量晚上约是白天的两倍。“一般情况下,白天六七百人、晚上一千多人都是正常的,这两天因为全员核酸日常做核酸的人相对少些。”她说道。
核检时间结束后,我协助刘素炜清理了医疗垃圾,她还要把统计好的采样管送到汤阴县人民医院,其辛苦可想而知。
脱掉防护服,全身喷洒了一遍消毒液,这时候我才发觉肚子“咕咕”叫起来,嘴里不停地打着嗝儿。“先吃点东西吧!”于是,我骑着车奔向一家面店。(本报记者 杨子佩 夏先清 通讯员 梁亚杰整理)
查看采样管。杨雪摄
梁亚杰对手套消毒。杨雪摄
受检人员扫描二维码。杨雪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