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黄河流域相关省份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整体生态格局。三江源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相关省份正积极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黄河口国家公园,逐步构建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基础性生态支撑。同时,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2021年河南省与山东省、甘肃省与四川省率先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签署相关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横向生态补偿核心问题,架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拓展了资金来源渠道。

黄河流域统筹上中下游、协调左岸右岸、联动干流支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初步形成了协同大治理格局。一方面协同治水控沙成效初显。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协同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中游入黄泥沙量大幅减少,下游地上悬河河床基本稳定,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49%提高到2020年的66.94%。另一方面,统筹治污减碳,环境污染明显好转。相关省份坚持水中问题岸上治、岸上问题系统治,推动污染联防联控、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2013年至2021年,黄河流域国控断面优于III类水体比例从58.1%上升至81.9%,黄河水质显著改善。

经过不懈努力,黄河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但同时,黄河流域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上游因水少导致的生态系统脆弱。黄河大部分汇流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尽管多年来不断加大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但由于生态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生态系统总体依然比较脆弱,且极易发生退化。二是中游沙多和部分河段污染严重。黄土高原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造成下游黄河淤积和河床抬高的“病根”。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措施,以及修建淤地坝和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中游入黄泥沙量已大幅减少,但面临超大洪水时,淤地坝和水平梯田仍存在溃坝坍塌风险。此外,由于黄河中游地区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环境污染积重较深,导致部分河段污染较为严重。三是下游地上悬河依然复杂难治。“黄河宁”的关键在于地上悬河治理,尤其是加强从郑州市花园口到台前县孙口河段标准化堤防建设和导流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下游滩区因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引发超标准洪水的风险依然存在。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要求,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质量,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共同抓好大保护。首先,聚焦重点区域,通过自然恢复和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降低人为活动过度影响,加快重点区域荒漠化治理,遏制生态退化趋势,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其次,突出抓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全面保护天然林,持续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点”上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流域“面”上的高水平保护,逐步改善中游地区生态面貌。最后,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加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促进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开展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污染表现在水里、问题在流域、根子在岸上,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黄河支流及流域腹地生态环境治理,推进黄河水净、岸安、河畅。

科学调控水沙关系。围绕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增水减沙、调水调沙,健全水沙调控体系,健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格局,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构筑保障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同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贾若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