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月2日,在半马苏河科创秀带——普陀区“中华武数”科创平台迎新会现场,普陀区组团为科创企业送上了首份新年“大礼包”:出台“科创十条”政策包、启动“百大平台”齐服务、设立“科创基金”引活水,为企业营造了新年科创新氛围。

据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介绍,“中华武数”是普陀区特有的科创布局——国际创新合作的加速器“中以(上海)创新园”,顶级高校合作的试验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资源集聚的物理空间“武宁创新发展轴”,未来创新工场“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从四大科创布局里各取一个字,构成了“中华武数”。

“有了‘中华武数’的根基,新的一年,我们坚持服务赋能,聚焦科创企业的真实需求,助力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普陀区发改委主任赵永尊说,“科创十条”政策包就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关联密切的环节和要素,从数百条产业政策中精挑细选而来,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做”。

“科创十条”政策包从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共性需求着眼,为“中华武数”真功夫的修炼加注了动力。比如,“科创十条”中的第七条,支持数字化转型应用项目示范建设的资金支持就与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息息相关。而在奖励重大技术突破、支持科技企业融资、鼓励企业参办国际化论坛会展活动等共性诉求上,也设置了从20万元到亿元级不等的扶持政策,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需求。 会议现场,由普陀区财政出资,设立“半马苏河科创基金”,基金目标总规模50亿元,首期到位10亿元。科创基金将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等普陀区四大重点培育产业,通过“母基金+产业直投”的方式,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社会资本撬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普陀集聚。

“百大创新平台”由普陀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商务委、区金融办等多部门组团联动,国家和市级重大平台、高校、院所、企业、机构等百家创新平台主体共同参与,聚焦科创企业所需的各项基础性技术服务,是全区科创服务的新生“主力军”。

在迎新会现场,普陀区专门邀请了业内有影响力的科创平台和企业负责人,现场提需求,当场给回应。普陀区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街镇在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后,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带回去研究解决。普陀区科委、区发改委、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金融办、区文旅局、各街道镇等相关部门纷纷“认领”了企业提出的相关需求,以服务组合拳的形式,为企业纾困解难、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