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消协13日发布了2023年春节消费提示,提醒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中消协提示,在春节消费潮中,商家为促销商品和服务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折扣,对此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维护自身权益。对此,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挑选年货美食,应注重食品安全。消费者过年购买食品时,要确认商家具备经营资质,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日期、无出厂地址的“三无”产品,同时认真阅读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科学存放、及时食用。

二是面对商家折扣要保持理性。消费者尽量到资质、口碑良好的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选购商品,并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购物凭证,将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商品宣传信息进行截图保存。

三是防范预付式消费跑路。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功能、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四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非必要不告知手机号、家庭或单位地址、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前提,中消协呼吁经营者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自觉抵制各类不良的营销方式,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精明消费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保障安全。(经济日报记者 佘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