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工业门类齐全,主导行业突出,20个县(市、区)几乎县县有特色产业,清河羊绒、隆尧食品、临西轴承等46个特色产业集群,立稳了产业兴市的“四梁八柱”。河北省10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中,邢台占据20个,数量居全省第二。
特色产业面临成长烦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位于邢台市东部的清河县享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美誉,经过40多年的时间,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形成了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衫、织布到制衣的完备产业链条。
“去年,我县羊绒及羊绒制品产值近300亿元,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清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鞠占稳说。清河羊绒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房间里放分梳机,草棚用来存放原料,家就是厂,厂就是家”,这样的羊绒初加工作坊是很多清河人的记忆。到了20世纪末,从事羊绒分梳的家庭作坊越来越多,初加工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从业者们利润微薄。
“成长的烦恼”在其他产业集群也存在。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40多年发展,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质量始终在中低端徘徊,家庭作坊式企业多,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现象严重,高端产品少。
轴承,在业界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的心脏”,是装备制造业中极为关键的基础零部件。临西县的轴承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从业人员近7万人,生产能力7.6亿套,产品涵盖4000多个型号。但近年来竞争日趋激烈,临西轴承产业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大型轴承集团“双挤压”的严峻态势,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这些传统产业大多起家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曾辉煌一时,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低小散’企业多、同质化严重、产品更新慢、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邢台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葛建国说。
蹚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该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科技赋能、人才引进、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工业设计、质量管理、企业上市、“智改数转”等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强化部门服务保障,压实干部包联责任,以县域产业集群突破推动综合经济实力提升。
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邢台市对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加大帮扶包联力度,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融资、创新等方面具体问题;出台《邢台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工作方案》等政策,培育“领跑者”企业25家,积极推动形成“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生态圈,支持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向高端迈进。
“这是我们的智能生产车间,20多条自动连线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穿梭于设备间的无人驾驶小车,运输铁屑和物料。”河北诚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师田培伟介绍说。作为邢台市临西县精密轴承产业的链主企业,诚为率先进行智能化改造,先后投资2亿元建起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20%,产能提升33%,产品利润率提高2倍。
继诚为之后,临西县多家轴承企业先后引进智能机床200余台,10多家规模轴承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正在推进,推动临西县轴承产业向高端制造和核心技术领域迈进。
立足县域产业集群数量众多但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邢台市把科技特派员作为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截至目前全市46个特色产业集群216家“领跑者”培育企业成功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技改+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邢台市工信局创新工作路径,建立《2022年度工业(技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加快全过程服务提升技改项目建设速度。2022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357个,同比增长19.8%,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14.2亿元,同比增长31.2%,连续9个月增速保持30%以上增长。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从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起步,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邢台市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2022年,集团营收达13.75亿元,上榜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明达集团所在地邢台市宁晋县,拥有电线电缆企业1029家,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为加速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宁晋县不断培育壮大重点企业,打造自主高端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去年该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营收达420.9亿元。
“专业化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首要要求,创新则是公司发展壮大的秘诀。”明达集团总工程师高青松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首台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初心号”上就使用着明达电缆。
如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正在成为邢台市的科技创新高地。截至目前,邢台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110项,有高新技术企业7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
邢台市“智改数转”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规上企业两化融合、“上云”实现全覆盖。“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据葛建国介绍,2021年,邢台市46个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4269亿元;2022年,46个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800亿元,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19个,其中宁晋电线电缆、信都装备制造、清河羊绒、沙河玻璃4个产业集群超300亿元。
在邢台市清河县一家羊绒制品生产公司产品展厅,顾客正在挑选羊绒围巾。宋红雷摄
在邢台市清河县一家羊绒制品生产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在检车生产线工作。宋红雷摄
在邢台市南和区一家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正在包装生产线上工作。邱洪生摄
在邢台沙河市鸿昇玻璃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在查看玻璃生产情况。赵永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