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中国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水族馆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水生生物保护区、水族馆、水族行业相关代表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濒危物种救护与繁育、水族馆行业发展趋势、水族场馆建设等议题做了35个精彩报告。
我国水族馆行业快速发展,到2022年底,全国各类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展演展示的场馆超过300家,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水族馆超过200家,年接受水族馆各类野生动物科普教育的公众近2亿人次。水族馆发展有效的弥补了水生野生动物生境荫蔽难以被人类了解、认知、关注、关爱的天然缺陷,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开避了广阔前景。水族馆具有先进的设备以及饲养技术熟练而精心的驯养团队、医疗兽医人才,为物种救护保育提供了很好的场所与保育治疗条件。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资源环境保护处处长娄巍立表示,要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我国特有水生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推动长江珍稀濒危物种进入水族馆,是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有益尝试,是引入社会技术开展珍稀濒危物种驯养繁育的积极探索,也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努力方向。
“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短板多、问题多,可概括为管理力量薄弱、科学研究滞后、公众参与度不高。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要从了解开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表示,水族馆是公众了解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窗口,要利用和发挥好水族馆有利条件,建设成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科研基地、繁育保种基地和救护保育基地,推进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