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26日,由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施耐德电气共同主办的“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第四季正式启动。
拓展“朋友圈”和“生态圈”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是实践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已经吸引了350多家中小企业参与,输出覆盖20个工业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但为企业与客户实现从0到1的数字化创新,也完成了对部分优秀联创方案的小规模复制以及全面市场化的推广。
据悉,本年度“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以行业需求为驱动、以技术趋势为导向,为拥有技术专长与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联合共创平台,以孵化和落地更多联创方案,持续激活更加丰富多元的工业场景,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势在必行。经过三年探索,“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围绕低碳与数字化转型需求,在融合生态领先技术能力、加速突破工业场景中关键痛点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创赢计划步入第四季,下一步应当依托各方核心能力,优化产业生态,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工业领域的创新模式正在从单兵作战转为生态体系的融合发展。施耐德电气通过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发起“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搭建技术创新与落地的多方合作机制,正是为了共同构建绿色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圈,以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低碳转型,共同迈向可持续的未来工业。
启动仪式上,施耐德电气发布了《绿色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图谱2023版》,汇集3年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在技术创新、场景融合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覆盖12个细分行业,旨在为处于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拥有不同需求的行业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和参考借鉴。(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