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5月26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阳开幕,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携“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算力中心创新方案亮相东数西算馆。中国能建正通过数能融合打造算网电网新模式,支撑“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落地。
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算力规模的迅速扩张对国家能源供给系统带来了全新挑战。算力是算网的核心,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是支撑算力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东数西算”工程提出鼓励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西部清洁能源充沛地区聚集,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绿色集约发展。
中国能建发挥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提出风电、光伏、水电、储能、算力负荷等多元素融合互动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模式,可以在不增加电网调峰消纳压力、不影响电网企业收益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交易为后端用电负荷提供绿色低价电力,从而将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大提升绿电消费比例,为大数据产业园提供长期稳定低价的绿色电力,将“瓦特”高效转化为“比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既要打造智慧高效运行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算网”,又要打造支撑算网绿色低碳运行的“电网”,需要从算网和电网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进行统筹规划。算力网方面,需要构建自主创新的算力网络技术体系,建成覆盖国家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中心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国家级算力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算力供给模式的变革。
电力网方面,对于上游能源供给系统,电力是需要维持瞬时平衡的复杂系统,需要源、网、荷、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助力维持电网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中游算力中心的安全用电,为下游算力服务提供运行条件。
对于跨区级算网电网协同,可以输电网、输气网、通信网为骨架,利用算力中心功率可调特性和数据流大范围空间转移特性,通过对算力任务在国家级算力枢纽上的时间迁移以及算力任务通过跨省算力通道在各国家级算力枢纽中的空间分配,优化调节各算力枢纽用电功率和用电量,促进新能源消纳、缓解能量跨区传输阻塞、提供调频等辅助服务。对于区域级算网电网协同,可利用算力中心产生的余热作为区域热网热源,或利用算力中心用能时空可调特性实现多能负荷时间维度横向搬移和空间维度纵向转移,优化区域能源站和多种供能网络(配电网、配气网、供热/冷网等),促进区域新能源开发与消纳,提升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和绿电占比。
长期以来,中国能建与贵州省在能源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已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携手推进了盘江煤电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具有非常扎实的合作基础。未来,中国能建将持续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在通过数能融合打造算网电网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利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推进跨界融合、产业链融合、要素融合、区域融合,助力贵州构建形成以数字绿色共享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树立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标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