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26日、27日,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培训基地举行。培训会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来自12所高校及各级相关单位、企业代表共220余人参加。
培训会上,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治学问、解民生、育英才等方面,就科技小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模式分享及科技小院建设经验等课题进行交流研讨。活动还组织与会人员深入当地特色科技小院实地考察。
图为培训会现场。汪巧枝摄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先后建成中国农技协命名的科技小院15家、市级科技小院30家,引进院士团队5个、专家人才110人,完成农业技术应用112项,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其中,杭锦后旗科技小院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协、全国农技中心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不断探索、深化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科技助农新路子——在内蒙古率先建成7家科技小院,生物质能科技小院也于6月26日落地,集成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模式。蒙海玉米科技小院、三道桥奶牛科技小院分别获评“中国农技协十佳科技小院”和“最美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的学生们深入到杭锦后旗田间地头学习实践。汪巧枝摄
截至目前,内蒙古“科技小院”建成共计49家,是全国科技小院建成数量最多的省区。为推动全区农牧科技小院建设,内蒙古农牧厅印发了《2023—2025年支持农牧“科技小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在基础建设、优势产业、重点领域、成果转化、绿色发展5个方面支持“科技小院”建设。该方案旨在引导院校、科研院所立足生产一线农牧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着力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一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一批产业发展实际问题。
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平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此次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水平、更宽视野、更新模式推动科技强农,为巴彦淖尔市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希望大家在巴彦淖尔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施展才智、创业圆梦,共同携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巴彦淖尔将一如既往为广大农业科技专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全力打造政策优惠、保障优厚、环境优越、服务优质的‘人才生态’,让广大科研工作者、青年才俊们在巴彦淖尔专心科研、安心工作。”王志平说。
会上,还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十佳助农”科技小院的杭锦后旗种养结合科技小院、内蒙古五原玉米科技小院颁授牌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