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走进广西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放眼望去,大石山上植被茂盛。山谷中,以前的矿山复垦地上牧草葱茏,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沿着崎岖山路前行,来到广西平果市农东种养专业合作社,一座三层楼的现代化建筑特别醒目。
布荣村地处大石山区,是中铝广西分公司的主要采矿区,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有8个自然屯,共843户3314人,耕地面积1537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
没有路也要蹚出一条路,村党总支书记方琳下定决心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布荣村因地制宜,利用矿山复垦地发展生态种牛养殖,蹚出了一条大石山区的致富路。
早在2016年,布荣村就成立了农东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牧草种植加工、肉牛养殖及生猪养殖3个项目,开启了自主推进土地复垦的尝试。由于村民普遍收入低,没有资金投入,同时设备简陋、养殖规模小,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合作社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支持300万元,迎来了发展契机。
“合作社利用这笔资金,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养殖牛棚和牧草加工棚,还购买网络宣传设备,进一步打响产品的知名度,这使我们的脱贫成果得到了巩固,也大大增强了我们进一步进行基地建设和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方琳说。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目前发展养牛基地达55亩,全村种植牧草2000亩,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肉牛养殖规模1000多头,产值2000多万元;建设年产有机肥1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
2022年,合作社有社员316人,其中企业1家,农户社员315人。2021年12月,社员分红40万元,人均分红1046元。2023年7月再次分红,分红金额48万元,人均分红1098元。2022年3月和11月,均被评为项目的示范社,共获得激励资金120万元。
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曾经只能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选择了留在家乡。布荣村村民韦永宁用0.85亩的土地入股,从2021年起他已经分红两次,第二次分红有1000多元。此外,他和妻子还在养殖场承担肉牛养殖工作。
“我在基地务工,主要是喂牛、清理粪便,每个月工资是4000多元。我妻子今年初也来这里务工了,每个月收入将近4000元。一年下来,总收入有8万元。再加上每年的分红,比以前外出打工挣的还要多。有了这个养殖场,我们就不用外出打工挣钱了。”韦永宁说。
平果市农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武学怡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