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金秋时节,在山东肥城市孙伯镇大石桥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夏玉米还使着劲地生长。

“专家来了说根据天气情况,今年夏玉米适合延迟收获……”地头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维成手指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系统介绍道,自2022年以来,大石桥村新建大口井 1 眼,配套机井4眼,铺设管道 1.6万米,配套出水口 290个,建成喷灌区140亩,“有了这个喷灌区,今年小麦每亩增产200来斤,这季玉米肯定有个好收成。”

保障粮食安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们实行大破大立整治模式,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条块杂乱、灌排不配套等问题。”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说。

据统计,2022年以来,肥城市在边院镇、汶阳镇、安驾庄镇、孙伯镇等8个乡镇(街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4万亩,总投资8799.5万元。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沟渠、田间道路、生态保护等配套施工,形成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格局。

“地”与“技”里有藏粮。肥城市还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投资4000万元打造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5处。深化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组建粮食、林果、蔬菜、畜牧四大产业服务联盟,建成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基地28处,吸引国家杰青、泰山学者领衔的科研团队53个,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合作项目200多项。

目前,肥城累计流转土地40多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50%以上,粮食生产托管率超过90%,粮食产量在10亿斤以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