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满眼金黄。国庆当天,天气晴好,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后鱼池村,大型收割机轰隆隆地穿梭在金黄的玉米田中,饱满的玉米粒从卸粮口倾泻而下,一辆辆运粮车在田间小道上往来奔忙。
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为获嘉秋粮丰收乐章里最美的音符。“从买种子化肥到播种、管理、秋收,把土地托管给乡里的合作社,咱啥心都不用操,在县城的工作也不耽误,一举两得!”这几年,位庄乡后鱼池村的村民张新虎尝到了农业生产托管的甜头。在生产托管服务的“帮持”下,村民们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投入到别的工作中,实现“双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新虎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己种地时,每亩地的投入在5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人工;现在托管给获嘉县利农合作社后,每亩地的托管费是380元。”“统一耕种,每亩地可增产100斤玉米,加上托管省下来的120元,一亩地增收300元是不成问题的。”
(相关资料图)
今年,获嘉县玉米种植面积高达31.4万亩。作为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县,获嘉县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采用“服务组织+种地大户+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为农户开展从种到收的“一站式托管”农业生产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生产规模化的难题。
沿着获嘉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修的生产路走去,看到获嘉县利农合作社负责人周杰伟在抓紧建设智能仓储。“今年雨水较大,为了保障颗粒归仓,我们提前着手,建设了大仓库,能够存放200万斤玉米。同时,购买了烘干机,确保储粮品质和安全。”周杰伟说,一手抓产量,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抓。
有了科技加持,秋粮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周杰伟托管了16000多亩土地,预计玉米亩产1500斤以上。“让农户增收,才会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他说,“县供销社推出了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等方式,使我们科学管理的底气更足了。‘好农资+好种子+农业新技术’,玉米产量大大提高了。”
“我们将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等要素进行整合,提供‘统一播种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施肥、统一收获、统一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服务。”获嘉县供销社主任张勇说。
获嘉县供销社一头对接着厂家、一头联系合作社,通过集采集购,不断降低农资、农机、农户务工投入成本,依托集中连片带动规模化生产,帮助农户“从种到收”享受全程托管服务,解决土地碎片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真正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从一家一户“单枪匹马”到一站式“组团托管”,从农民“亲力亲为”到合作社“科技助农”,农民以前“办不了、不好办、办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帮助下“迎刃而解”。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说:“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一站式’生产托管,‘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的时代之问也有了新的答案。”
“一站式托管”农业生产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构建了具有供销特色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且还增加了该县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大型收割机轰隆隆地穿梭在的玉米田中,饱满金黄的玉米从卸粮口倾泻而下。韩万魁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