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月17日,“有爱不留守——互助养老让乡村留守老人有所依、有所为”主题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乡村一线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我国乡村互助养老的现状和路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互助养老的经验和挑战展开深入交流。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好公益平台支持。

数据显示,“十四五”末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3亿,其中农村老人超过1亿,农村留守老人约1600万。农村养老问题突出,亟需找到既普惠又因地制宜、成本较低的乡村养老服务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刘亚娜介绍,“十三五”时期,包括辽宁鞍山、上海闵行、山东临沂在内的多个地区展开各具特色乡村养老探索,这些实践扎根于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呈现出勃勃生机。刘亚娜认为,在众多养老模式中,互助养老具有形式灵活、成本较低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乡村低龄老人的闲置时间和资源提供帮助和服务。

“在乡村地区,健康老人是当地最大的人力资源。”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钟铁华认为,乡村养老服务要坚持“低成本高效能”,既要提供服务,又不能过度服务。据介绍,2016年起,长益基金会探索在每个村培养一名乡村助老员,带动一批村级助老志愿者,支持一家县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解决乡村留守老人照料缺位、情感缺失的问题。目前,分布在全国160多个村社区的170多位乡村助老员,带动了3000余名社区志愿者参与助老事业,累计提供超50万人次的养老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表示,互助养老让供需两端得以链接,低龄健康老人通过互助养老实现了“老有所为”,被帮助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依”。“但在实践中,由于信任关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多重因素影响,打通供需还需进一步赋予实施帮助的人以合适的身份或角色。”陶传进表示,乡村互助养老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乡村助老员等各司其职、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养老的社会化解决方案。

研讨会上,来自陕西榆林、云南保山等地的乡村社会服务机构代表、乡村助老员分享了在乡村从事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