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与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脑健康行动”正式启动。
健康中国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脑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本质,脑资源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建议发起单位在国家卫健委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充分论证,不断在行动内容和方式上创新,积极开展“脑健康行动”,共同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
启动会当天,宣布成立了“脑健康行动”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推选我国著名脑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推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担任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起单位负责人为副主任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脑健康行动”专家宣言、“脑健康行动”方案(上报稿)、和“脑健康公众手册”。会议介绍了“世界脑健康日”和主要国家“脑健康行动”的经验。
我国“脑健康行动”重点将加强全生命周期的脑健康管理,开展公众教育和知识传播,精神心理评估与危险因素干预,加强认知风险预测、认知功能评价以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预防和认知训练等综合干预模式,减少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通过发展生物标志物、多模式影像重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增加对脑功能或失能状态机制的了解,推动脑健康行动的实施。
王拥军教授在启动会上明确了“脑健康行动”的目标:到2025年,脑健康公众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脑健康相关概念得到普及;有序推进重点人群脑健康筛查、脑健康体检与脑健康监测;大力促进脑健康学科基础知识的发展,研究和验证脑健康筛查方法、生物标志物、数字疗法和防治药物等;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脑健康及相关脑疾病诊疗标准、临床路径和质控标准,建立多层级脑健康服务网络,明显提升危害脑健康的相关脑疾病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到2030年,公众建立正确脑健康观;脑健康筛查、脑健康体检与脑健康监测的重点人群覆盖率达80%左右;脑健康学科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得到广泛纵深发展;全国形成关注全周期脑健康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预防诊治的健康中国建设格局。(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