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4月中下旬种植,7月中下旬收获,比传统红薯种植模式提前2个月栽种、收获、上市。目前,河北省滦南县采用双膜种植的红薯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高规格成品薯3000多斤,农民户均增收4000多元。现今,薯农们正紧锣密鼓地收获首批成熟的红薯,分拣、装箱、外运,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东黄坨镇农民在展示刚刚收获的红薯。张永新 摄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东黄坨镇薯泽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刚刚翻出土的饱满匀实的红薯。张永新 摄
据滦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志军介绍,滦南黄坨甘薯已获国家地理认证标志产品。近年来,滦南县把红薯种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实施两大创新模式推进红薯产业增产增收。
河北省滦南县东黄坨镇薯泽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拣刚刚收获的红薯。张永新 摄
一是创新种植模式,初春时节采用双层覆膜技术种植红薯,通过提高空气温度、湿度,促进薯苗提前发芽,快速发育;全程采用水肥一体化管控,有效提升了红薯品质;采取分批次种植,避免集中上市,拉长了货架期。通过时间差异和高端品质提升红薯产业的商品价值。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东黄坨镇薯泽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包装红薯准备外运销售。张永新 摄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带动红薯产业规模扩张,链条发展。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形成了龙头公司管育苗、管技术,管销售、生产基地管农户集聚、管规模扩张;农民群众管土地和劳动力投入。截至目前,全县红薯种植已带动近5000家农户参与,总面积5万多亩,总产量达到1.5万吨,每年可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