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爱康集团与鹰瞳Airdoc联合发布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三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是我们全身健康的窗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表示,视网膜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观测血管和神经的组织,视网膜上的血管和视神经与全身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相连。通过一张彩色眼底照片,不仅仅能够筛查眼病,还能够进行全身慢病风险的评估和干预,从而真正做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三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显示,40岁以后心血管和脑血管风险的显著改变,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心脑血管风险的评估,警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视网膜是糖尿病血管损伤的常见靶器官,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在视网膜上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特征性表现。另外,高血压的发生对眼部的结构与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血压升高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结构的循环障碍,继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蓝皮书》显示,50岁以后,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中高风险人群有较大可能变为高风险人群,提示50岁以后糖尿病、高血压风险的显著增高。

贫血患者的视网膜会出现特征性表现,例如视网膜背景苍白、视盘色淡、视盘附近区域静脉颜色变淡,与动脉难以区分等。

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贫血高风险的检出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人工智能贫血预测结果高风险的检出率是男性的12倍,提示各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应该定期进行人工智能贫血风险评估,警惕贫血的发生。(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