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年来,中国气象局成功预报历次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至0.29%;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面向150万快递小哥、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67%。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介绍,围绕重点行业,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减灾增收30亿斤粮食;联合公安、交通部门推进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气象预警工作,督办路段全年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3.6%,道路封闭次数降低57%,提升经济效益约24亿元。中国气象局还针对百姓衣食住行、康养、旅游等多样化、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99%,气象影视服务覆盖人群超10亿,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2%。

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组建包含60个地面观测站的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同时有3颗具备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监测能力的卫星在轨运行,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表示,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并辐射全球主要纬度带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不断提升温室气体高精度、高密度的观测能力,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学监测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关键词: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