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9月28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观澜智能示范区域仓一期项目通过专家组初验,标志着观澜智能区域仓已基本建成“全业务覆盖、全流程可视、全链条协同”的数字化示范智能仓储基地,从而更加快速有效地保障深圳电网物资供应。
↑电力行业首套超大尺寸定制堆垛机立体仓储库区。陈俊君摄(中经视觉)
据了解,深圳观澜区域仓承接了整个深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电网的业扩抢修物资储备和供应任务,围绕服务深圳“双区”建设目标,旨在打造集设备检测、物资储备与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检储配”集成区域仓。该仓今年8月成功入选中物联全国(第五批)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和全国数字化仓库标杆(第一批)初选名单。
↑高精细度数字孪生正在实时模拟自动化立体库上架作业。崔锦鹏摄(中经视觉)
据介绍,该仓库建成后,将在以下方面获得大幅提升:在储备量方面,建成电力行业首套超大尺寸定制堆垛机立体仓储库区,单体库位达4米,可储备深圳电网建设全品类开关柜,库容量提升3倍以上,有效解决电网建设点多面广、急难险重的物资供应问题,服务深圳快速增长的电网建设需求;在信息化方面,完成基于电网管理平台的检储配集成应用建设,融合出入库能力测算、园区动线规划、智能备货推荐、装车模型等多套智能算法,接收业扩抢修物资需求后,系统智能推荐货位、调动自动化设备、调度配送车辆,按照动线规划和装车模型有序完成备货,进一步压缩了业扩物资和抢修物资供应时限,实现业扩物资平均2.19天到货、抢修物资平均89分钟送达,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为深圳企业和市民“快用电”“用好电”做好物资保障;在数字化方面,实现区域仓库位、物资、设备、人员、环境的基础数字化,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行业首个全要素数字映射、实景动态耦合的高精细度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可以对园区内部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调度,减轻人员作业负担。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和实时数据采集,动态调整作业任务,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通过机器学习,深度挖掘海量数据信息,不断优化内置算法,预测未来业务趋势,实现主动需求探知,应对大规模电网建设和应急抢修物资需求;在智慧园区方面,实现人、车、单关联,配置智能识别、园区引导、UWB定位、电子围栏、物联采集等多项功能,园区门口识别车牌号,智能感知作业任务,道闸主动放行、入园大屏智能指引、UWB实时定位、智慧灯杆沿路引导,实现园区内部车辆和人员有序作业,打造主动服务的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据悉,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深圳观澜区域仓正在打造国家最佳“双碳”案例,形成一套碳盘查标准,建立一套园区近零碳体系,融入深圳“双碳大脑”和“虚拟电厂”,同时推动合作伙伴共同减碳。(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通讯员 宋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