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园区网络建设团体技术标准的落地实施,8月2日,由中国建筑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主办的“智慧园区全光网建设标准研讨峰会”举办,多位业界专家围绕智慧园区网络建设进行探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智慧园区建设迎来新浪潮。今年5月,中国建筑业协会首次发布的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标准化文件《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技术规程》正式开始实施。
“当前,智慧园区业务需求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在线会议、互动课堂、高清视频直播、VR/AR等新型业务,让园区内部网络的压力不断增大,传统以太网络已经不堪重负,建筑和产业园区走向数字化和智慧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中国建筑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秘书长李翠萍在会上介绍,新规程填补了智慧园区采用以太技术路线的全光网络建设标准化的技术空白,成为助力园区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建设与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在网络性能、扩展性、兼容性和对于空间的优化上,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多种需求的园区网络工程。
如何在网络建设中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园区走出一条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道路,已成为行业内部的重要课题。本次研讨会上,作为规程主编单位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耿望阳指出,“光进铜退”的大趋势下,单体建筑信息终端激增、弱电间和水平布线压力、视频及Wi-Fi 6等高带宽业务需求,正驱动更高传输速率和长生命周期的全光网应用。新规程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广泛适用于多种智慧园区场景的光纤入室部署方式,丰富了采用以太技术路线的全光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就技术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放在最合适的应用环境中,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耿望阳表示,继承成熟以太技术融合光网络特点的以太全光网,在组网灵活、网络性能、扩容升级、统一运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更能适应现在智慧园区的复杂应用场景。
同样参与规程主编工作的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建筑行业副总监陈乔敬向与会者阐述了包括网络整体架构设计、行业应用设计在内的以太全光技术路线。据悉,自2021年3月锐捷网络发布以太全光整体解决方案以来,已点亮全国30多个省市,可提供一站式解决以太全光建网需求的全线产品。“过去,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标准化存在空白,是行业长期以来的痛点。相较于在家庭宽带市场上的主流技术POL网络,以太全光与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不分光,可实现千兆或者万兆网线1:1入室或到桌面等,它的技术门槛更低。”陈乔敬说。
“我们的实践证明,不论是从可用性、扩展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来说,以太全光网络更适用于办公、医疗、教育、智能制造、商业等多行业的智慧园区建设。”陈乔敬表示,此次新规程的实施,还将智慧园区建网的全生命周期各个流程细化,为项目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说明。
会上,来自中建科技低碳智慧城市公司的副总经理窦安华还结合项目设计与工程实践展现了新规程和以太全光在智慧园区建设中发挥的实际效能。“相较传统网络,以太全光技术体现出更高的组网弹性和场景适应性,采用该技术路线,设备主材及安装总费用显著减少。”窦安华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