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8月4日,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在沈阳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汽车用钢供应链,宝马不仅成为河钢绿色低碳汽车用钢的第一家客户,还将成为最早在中国制定明确规划、在量产中使用绿色汽车用钢的汽车厂商之一。

据了解,相较于传统钢材,低碳汽车用钢的生产过程将少产生10%至30%的二氧化碳;而绿色汽车用钢基于绿电和电炉等工艺,其生产过程将逐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95%。根据协议,从2023年中期开始,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将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随着钢铁行业创新技术的升级迭代,自2026年起,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开始在整车量产过程中使用河钢生产的绿色汽车用钢。按照目前的采购计划,从2026年起宝马在供应链端每年预计将减少约2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双方将基于宝马对钢铁材料的低碳需求,开发绿色、低碳的汽车用钢材料并完成相关认证。此外,双方在汽车用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还将以“全透明”的方式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评价——包括从铁矿石开采到钢铁产品、从汽车用钢到汽车报废的所有阶段,都将逐一记录碳排放数据。双方还将积极开展清洁能源等负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建立对接交流机制,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汽车行业的减碳不仅仅意味着电动化转型。“宝马集团的可持续战略着眼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供应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欧洲,我们已经与两家钢厂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中国,我们选择与河钢合作,从2026年起使用绿色汽车用钢。”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与钢铁行业联动减碳,是我们去年发起‘产业链绿色转型’倡议后的一个重要进展,更是两个行业在绿色转型上的一次突破性合作。遵循‘家在中国’承诺,宝马希望与中国本土伙伴一起以创新技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在去年6月的宝马集团中国首届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宝马集团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了“产业链绿色转型倡议”,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钢铁低碳转型、绿色电力获取、循环经济、以及绿色低碳标准”等四大挑战,联合产学研各方专家开展深度研讨、专题研究、实地调研等活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已经围绕钢铁绿色转型和绿电获取等专题,形成多篇独立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供相关政策制定者参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表示:“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主体,是产业绿色转型和绿色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可持续发展涉及行业的方方面面,跨领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的合作为绿色汽车用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打开了一扇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军,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的减碳事业。”

关键词: 汽车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