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刷卡后自动开门、24小时自助借还书……在山东临沂市兰山区赵岔河社区广场上,无人值守、高智能化的免费书屋吸引着远近居民走进书屋。“智慧借阅系统和设施总共投资了40多万元,配置了3000多册图书,以全透明、全智能的方式,方便居民主动走进来,依兴趣阅读学习。”赵岔河社区工作人员李玉娟说。

如何让农家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真正形成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的生动局面?兰山区把加快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文化粮仓”,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10岁的杨皓宇是这间智慧书屋的常客,闲暇时间他总是在这里度过,每年借书达到30多本。“通过阅读增加了我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还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写作上更游刃有余。”杨皓宇说。

依托智慧书屋,赵岔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还开辟了一处阅览室。李玉娟介绍,阅览室有图书1.2万册,其中,兰山区图书馆提供图书2000多册,并派专业人员对室内所有图书整理分编,实现了与区图书馆总馆图书的“通借通还”。

近年来,兰山区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相继建成了290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近30万册,基本实现全覆盖,解决了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兰山组织开展了“点亮城市一盏灯”全民阅读、经典诗文朗诵、读书征文、有奖知识问答、阅读指导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其中。把赠送书刊、赠送书签活动与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相结合,将阅读推广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机结合,充分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形成部门联动推广机制,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

走进枣园镇闫家屯村的农家书屋,一股淡淡的书香味扑面而来,一排排图书整齐排列,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心情愉悦。村民们聚在书屋,翻阅书籍、查阅资料、分享心得。“以前想学点农业种植知识很麻烦,上网咱又不熟练,现在技术就在家门口,只要愿学,就来书屋,节约了很多时间。”村民李纪州笑着说。

为促进学生阅读,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在方城镇分馆还试点了“学校+图书馆”模式,每周六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分馆内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方城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桓志静说,“这个分馆非常好,很多图书特别适合孩子们。我们一般两周来一次,引导孩子们来借书读书。”

关键词: 智慧书屋